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8-22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格利与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页 |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 | 第19页 |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2页 |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9-20页 |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0-21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4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 | 第22-23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 | 第23-31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第23-26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征 | 第26-31页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信贷配给严重 | 第31页 |
·大量资金外流 | 第31-32页 |
·功能不完善 | 第32-33页 |
·资金来源紧张 | 第33-34页 |
第4章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4-49页 |
·理论模型 | 第34-35页 |
·数据来源及指标设定 | 第35-41页 |
·实证过程 | 第41页 |
·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协整检验 | 第42-46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国外农村金融模式及经验 | 第49-56页 |
·国外农村金融模式 | 第49-52页 |
·美国农村金融模式 | 第49-50页 |
·日本农村金融模式 | 第50-51页 |
·法国农村金融模式 | 第51页 |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模式 | 第51-52页 |
·国外模式的经验 | 第52-56页 |
·形式多样的组织体系 | 第52-53页 |
·良好的政策支持 | 第53页 |
·资金运作相对独立 | 第53-54页 |
·明确非正规金融的合理性 | 第54-56页 |
第6章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 第56-61页 |
·推行农户联保制,化解信贷配给 | 第56-58页 |
·强调服务三农的目标,杜绝资金外流 | 第58-59页 |
·创新机构融资渠道,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