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贷款承诺理论 | 第20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0-21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 第22-27页 |
·风险管理机构 | 第22-23页 |
·风险管理目标与周期 | 第23-24页 |
·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收益模式 | 第24页 |
·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模式 | 第24-27页 |
第3章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 第27-38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 第27-29页 |
·长沙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 第27页 |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 | 第27-28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情况 | 第28-29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 | 第29-31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现状 | 第29-30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措施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 | 第31-32页 |
·银企信息不对称 | 第31-32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缺乏规模效应 | 第32页 |
·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 第32-35页 |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2-33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陈旧 | 第33页 |
·信贷服务缺乏针对性 | 第33-35页 |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 第35-36页 |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 第36页 |
·外部金融环境 | 第36-38页 |
第4章 国外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第38-45页 |
·国外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 | 第38-40页 |
·对中小企业及其信贷风险的认识 | 第38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 第38-39页 |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国外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典型模式 | 第40-43页 |
·硅谷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 第40-41页 |
·日本八千代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开发 | 第41页 |
·印尼信贷银行“改良”关系型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创新 | 第41-43页 |
·国外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 第43-45页 |
·设置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 | 第43-44页 |
·建设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信用风险科学评估体系 | 第44页 |
·构建完善的征信及担保体系 | 第44页 |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定价机制 | 第44-45页 |
第5章 改进兴业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 第45-50页 |
·健全信贷机制 | 第45-47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审批决策机制 | 第45页 |
·健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 第45-46页 |
·健全中小企业信贷人员培训机制 | 第46页 |
·完善信贷人员激励机制 | 第46页 |
·完善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退出机制 | 第46-47页 |
·加强贷前调查 | 第47-48页 |
·综合做好现场调查与非现场调查工作 | 第47页 |
·加强非财务风险因素调查和财务风险因素调查 | 第47-48页 |
·推进担保贷款 | 第48-49页 |
·拓宽担保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 | 第48页 |
·加快推广担保抵(质)押贷款业务 | 第48-49页 |
·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模式创新 | 第49-50页 |
·健全中小企业信贷部门体系 | 第49页 |
·积极推进中小信贷产品创新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