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喷射流的高功率LED芯片散热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 1 绪论 | 第12-25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6页 |
| ·芯片的冷却方式 | 第16-17页 |
| ·LED的散热方案 | 第17-21页 |
| ·国内外LED散热研究的现状 | 第21-2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5-34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5页 |
| ·湍流研究的数值方法 | 第25-27页 |
| ·直接模拟 | 第26页 |
| ·大涡模拟 | 第26页 |
| ·应用雷诺时均方程的模拟方法 | 第26-27页 |
| ·壁面函数法 | 第27-28页 |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8-29页 |
| ·进口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出口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壁面的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30-31页 |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1-34页 |
| ·Fluent软件包的组成 | 第31-32页 |
| ·Fluent软件的特点及能够解决的工程问题 | 第32-33页 |
| ·Fluent数值模拟的步骤 | 第33-34页 |
| 3 微喷器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4-52页 |
| ·芯片功率影响 | 第36-37页 |
| ·进口流速的影响 | 第37-40页 |
| ·微喷组数的影响 | 第40-42页 |
| ·微喷半径大小的影响 | 第42-45页 |
| ·微喷组为5×5组 | 第42-44页 |
| ·不同微喷组数下冷却效果的比较 | 第44-45页 |
| ·微喷上下腔体高度的影响 | 第45-50页 |
| ·上腔体高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下腔体高度的影响 | 第46-49页 |
| ·上下腔体高度同时改变的影响 | 第49-50页 |
| ·进口水温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微喷结构的优化研究 | 第52-62页 |
| ·进出口的影响 | 第52-56页 |
| ·一个进口,两个出口 | 第52-55页 |
| ·两个进口,两个出口 | 第55-56页 |
| ·微喷形状的影响 | 第56-58页 |
| ·芯片组数目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与没有微喷的结构比较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制冷剂作为工质的探讨 | 第62-70页 |
| ·制冷剂选择的原则 | 第62-63页 |
| ·制冷剂性能比较 | 第63-68页 |
| ·基于制冷循环的微喷系统构想 | 第68-70页 |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