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数控焊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概述 | 第10页 |
| ·焊接基本原理与工艺 | 第10-14页 |
| ·焊接方法与分类 | 第11-12页 |
| ·焊接工艺 | 第12-14页 |
| ·数控焊接国内外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 ·国外数控焊接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数控焊接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数控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课题来源及内容意义 | 第17-19页 |
| 第2章 开放式数控焊接机床硬件结构设计 | 第19-35页 |
| ·数控焊接机床的技术指标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数控焊接机床硬件结构 | 第20-34页 |
| ·机床本体 | 第20-22页 |
| ·焊接电源系统 | 第22-23页 |
| ·送丝系统 | 第23页 |
| ·气路系统 | 第23-24页 |
| ·焊枪结构改进及角度调整 | 第24-28页 |
| ·控制系统硬件及电气连接 | 第28-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开放式数控焊接软件设计 | 第35-53页 |
| ·软件的功能要求及设计 | 第35-36页 |
| ·操作系统选择及编程语言 | 第36-37页 |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6-37页 |
| ·编程语言及Microsoft基本类库(MFC) | 第37页 |
| ·数控焊接系统常用的控制系统 | 第37-39页 |
|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系统 | 第37页 |
| ·基于PLC的数控系统 | 第37-38页 |
| ·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运动控制卡的数控系统 | 第38-39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9-45页 |
| ·手动调整模块 | 第40页 |
| ·参数设置模块 | 第40-41页 |
| ·自动加工模块 | 第41-42页 |
| ·状态监控模块 | 第42-43页 |
| ·示教模块 | 第43-45页 |
| ·扩展模块 | 第45页 |
| ·加工难点分析 | 第45-52页 |
| ·零点定位 | 第45-47页 |
| ·G代码及辅助功能在连续焊接中的实现 | 第47-50页 |
| ·引弧与收弧的时间控制策略 | 第50-52页 |
| ·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成形的影响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空间焊缝轨迹规划及插补算法 | 第53-61页 |
| ·在线示教式轨迹编程 | 第53-55页 |
| ·焊接轨迹规划中的插补算法 | 第55-60页 |
| ·空间直线插补 | 第55页 |
| ·空间圆弧插补 | 第55-57页 |
| ·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实时插补 | 第57-58页 |
| ·空间任意曲线的插补的实现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焊缝形状的数学模型与验证 | 第61-73页 |
|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 | 第61页 |
| ·焊缝熔池表面形状与焊缝余高 | 第61-64页 |
| ·基于焊接工艺参数的焊缝熔深数学模型 | 第64-69页 |
| ·基于焊接工艺参数的焊缝截面形状数学模型 | 第69-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展望和建议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