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探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 ·新中式风格的出现 | 第9页 |
| ·民族情结与文化传承 | 第9-10页 |
| ·国内外概况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式 | 第12-13页 |
| ·文章结构 | 第12-13页 |
| ·研究方式 | 第13页 |
| ·论题分析和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论题分析 | 第13页 |
|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扬 | 第15-23页 |
| ·中国园林的发展概况 | 第15页 |
| ·传统园林造园艺术 | 第15-17页 |
| ·传统园林的地位 | 第15-16页 |
| ·传统园林的分类 | 第16-17页 |
| ·传统园林的创新 | 第17-23页 |
|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第17-18页 |
| ·新中式园林的类别 | 第18-23页 |
| 第三章 新中式园林景观要素分析 | 第23-32页 |
| ·建筑形式 | 第23-25页 |
| ·山水环境 | 第25-26页 |
| ·园林花木 | 第26-27页 |
| ·景观色彩 | 第27-29页 |
| ·传统符号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分析 | 第32-41页 |
| ·空间布局 | 第32-33页 |
| ·构景手法 | 第33-37页 |
| ·借景 | 第33-34页 |
| ·隔景与障景 | 第34-35页 |
| ·漏景与框景 | 第35-36页 |
| ·其他构景手法 | 第36-37页 |
| ·叠石理水 | 第37-38页 |
| ·花木配置 | 第38-41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1-47页 |
| ·项目分析 | 第41-43页 |
| ·古典中式园林项目 | 第41-42页 |
| ·现代中式园林项目 | 第42-43页 |
| ·案例:万科第五园景观设计手法分析 | 第43-46页 |
| ·建筑风格 | 第43-44页 |
| ·景观空间 | 第44-45页 |
| ·材质与色彩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