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论文创新 | 第12-13页 |
一、 阳光私募基金概述 | 第13-20页 |
(一) 阳光私募基金含义 | 第13-15页 |
(二) 阳光私募基金的分类 | 第15-16页 |
(三) 阳光私募基金的特征 | 第16-18页 |
1. 相对于公募基金的特征 | 第16-17页 |
2. 相对于国外对冲基金的特征 | 第17-18页 |
3. 相对于国内“灰色”私募基金的特征 | 第18页 |
(四) 发展阳光私募基金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20页 |
二、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0-26页 |
(一)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二)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20-26页 |
三、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2页 |
(一)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现存问题 | 第26-28页 |
1. 违法违规行为制约阳光私募基金良性发展 | 第26页 |
2. 阳光私募基金公募化现象加剧 | 第26-27页 |
3. 监管机构多而乱,监管力度难以掌握 | 第27页 |
4. 信托制阳光私募基金发行受阻 | 第27-28页 |
5. 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差距大 | 第28页 |
(二)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问题成因分析 | 第28-32页 |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8-29页 |
2. 监管机构不明确 | 第29页 |
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第29页 |
4. 阳光私募基金创新能力弱 | 第29-30页 |
5. 私募基金经理人约束较少 | 第30-32页 |
四、 进一步发展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32-40页 |
(一) 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 | 第32-33页 |
(二) 完善监管机制 | 第33-35页 |
1. 明确监管机构 | 第33-34页 |
2. 确立监管方式 | 第34页 |
3. 规范监管内容 | 第34-35页 |
(三) 加强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 第35-36页 |
(四) 鼓励发展有限合伙制阳光私募基金 | 第36-38页 |
(五) 重视基金管理人的监督与培养 | 第38-40页 |
1. 严格审查基金管理人资质 | 第38页 |
2. 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 第38页 |
3. 成立基金管理人人才梯队 | 第38-40页 |
五、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