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综述 | 第12-13页 |
·简要评论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产业结构变迁和优化理论 | 第16-18页 |
·基于第一类方法的理论总结 | 第16-17页 |
·基于第二类方法的理论总结 | 第17-18页 |
·产业结构优化标准 | 第18-23页 |
·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 第18页 |
·钱纳里标准的中国化 | 第18-19页 |
·基于购买力评价(PPP)的新标准 | 第19-23页 |
第3章 株洲产业结构的变迁轨迹 | 第23-35页 |
·1949-1957 年:农业为主体、工业飞速发展时期 | 第23-26页 |
·1949-1957 年株洲产业结构变迁概况 | 第23-24页 |
·1949-1957 年株洲产业结构变迁动力分析 | 第24-26页 |
·1958-1992 年:第二产业为主体、重工业独大时期 | 第26-30页 |
·1958-1992 年株洲产业结构变迁概况 | 第26-28页 |
·1958-1992 年株洲产业结构变迁动力分析 | 第28-30页 |
·1993 年-今: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平稳发展时期 | 第30-35页 |
·1993 年以来株洲产业结构变迁概况 | 第30-32页 |
·1993 年以来株洲市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分析 | 第32-35页 |
第4章 株洲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三次产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符 | 第35-36页 |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又大而不强 | 第36-37页 |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的环境与能源承受压力 | 第38页 |
·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不够,政策导向不明显 | 第38-40页 |
第5章 株洲产业结构的升级 | 第40-54页 |
·优化株洲三次产业比重 | 第40-41页 |
·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株洲第一产业的升级 | 第41-45页 |
·着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 第41-43页 |
·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第43-45页 |
·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株洲第二产业的升级 | 第45-49页 |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株洲新型工业化水平 | 第45-48页 |
·以园区经济为载体,深入推进株洲新型工业化 | 第48-49页 |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株洲第三产业的升级 | 第49-54页 |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49-51页 |
·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第51-5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