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氯霉素 | 第13-14页 |
·氯霉素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 | 第13页 |
·危害 | 第13-14页 |
·氯霉素的合成方法 | 第14-16页 |
·偶联方法的选择 | 第15页 |
·氯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条件的选择 | 第15-16页 |
·氯霉素全抗原的鉴定 | 第16页 |
·SDS-PAGE 电泳法 | 第16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6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16页 |
·小鼠免疫与抗体制备 | 第16-17页 |
·氯霉素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微生物法 | 第17-18页 |
·酶联免疫法 | 第18页 |
·物理法 | 第18-19页 |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2 氯霉素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第20-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试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偶联载体的选择 | 第20页 |
·氯霉素全抗原的合成 | 第20-21页 |
·合成抗原蛋白浓度测定 | 第21页 |
·氯霉素合成抗原的鉴定 | 第21-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紫外光谱法结果 | 第23-25页 |
·SDS-PAGE 电泳法结果 | 第25页 |
·红外光谱法结果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28-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试剂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方法 | 第28-32页 |
·动物免疫 | 第28-29页 |
·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 第29-30页 |
·血清敏感性测定 | 第30页 |
·细胞融合 | 第30-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 第32-33页 |
·小鼠血清敏感性测定 | 第33页 |
·融合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4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 第36-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试剂 | 第36页 |
·仪器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6页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 第36-37页 |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第37页 |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 | 第37页 |
·单克隆抗体敏感性测定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抗体效价测定 | 第38页 |
·抗体特异性测定 | 第38-39页 |
·抗体灵敏度测定 | 第39页 |
·抗体交叉反应测定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5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初步建立 | 第41-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试剂 | 第41页 |
·仪器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3页 |
·抗原包被条件的确定 | 第41-42页 |
·抗原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42页 |
·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42页 |
·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42页 |
·间接竞争 ELISA 法检测 CAP 残留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2-43页 |
·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抗原包被条件确定 | 第43页 |
·抗体反应时间确定 | 第43-44页 |
·包被抗原、单抗及酶标二抗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44-45页 |
·氯霉素抗体抑制率测定 | 第45-47页 |
·CAP 残留的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