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0. 导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6页 |
·重要概念解释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可能创新及不足 | 第18-19页 |
1.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城市化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22-24页 |
·经济学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第24-26页 |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性演化:1949-2010 | 第26-35页 |
·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前 | 第26-27页 |
·改革开放后至今 | 第27页 |
·我国城市化在总量上的非均衡性 | 第27-29页 |
·城市化滞后工业化 | 第28页 |
·城乡收入差距加剧 | 第28-29页 |
·我国城市化结构上的非均衡性 | 第29-35页 |
·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村“空心化”问题 | 第29-32页 |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病”与“伪城市化” | 第32-34页 |
·城市非市民人口比例偏重 | 第34-35页 |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形成机理分析 | 第35-50页 |
·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的解释 | 第35-38页 |
·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城市化非均衡性 | 第38-42页 |
·地方“竟次”竞争发展 | 第39页 |
·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公用地悲剧” | 第39-40页 |
·政府城市土地出让中的策略选择 | 第40-41页 |
·政府支出的偏向政策 | 第41-42页 |
·无配套设施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非均衡性 | 第42-45页 |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 第42-43页 |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43-44页 |
·非均衡的教育发展 | 第44-45页 |
·产业结构特点及其分布与城市化非均衡性 | 第45-47页 |
·低端产业比重大 | 第46-47页 |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第47页 |
·国际贸易与城市化非均衡性 | 第47-50页 |
·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加剧城乡收入差距 | 第47-48页 |
·外贸依存度大,人口流动受国际市场影响剧烈 | 第48-50页 |
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的实证分析 | 第50-70页 |
·我国城市化总量上非均衡性检验 | 第50-59页 |
·城市化水平均衡的检验 | 第50-55页 |
·城市化、国际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5-59页 |
·我国城市化结构上非均衡性检验 | 第59-70页 |
·农村“空心化”——来自农村的调查数据支持 | 第59-62页 |
·城市之间之间发展非均衡性——来自典型城市的数据支持 | 第62-64页 |
·城市非市民人口膨胀的实证检验 | 第64-70页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涵义 | 第70-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中国城市化存在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 | 第70页 |
·“均衡城市化”道路是中国今后城市化的选择 | 第70-71页 |
·政策含义 | 第71-74页 |
·深化农村内部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 第71-72页 |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区域间优化 | 第72页 |
·加强地方间的合作,防止地方间的恶性竞争 | 第72-73页 |
·完善城市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 第73页 |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收入 | 第73-74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