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问题提出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所在地区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0页 |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5-19页 |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布朗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社会流动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对求职过程中保安群体社会资本的实证分析 | 第20-28页 |
·依靠关系性社会资本的求职方式 | 第20-26页 |
·依靠亲戚获得工作 | 第20-22页 |
·依靠老乡获得工作 | 第22-23页 |
·依靠同学获得工作 | 第23-25页 |
·依靠朋友获得工作 | 第25-26页 |
·依靠组织性社会资本的求职方式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农民工群体求职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特点 | 第28-29页 |
·关系性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第28-29页 |
·组织性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起推动作用 | 第29页 |
·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关系性社会资本较为狭窄 | 第29-30页 |
·可有效运用的组织性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 第30-31页 |
·农民自组织的缺失 | 第31-32页 |
·农民工进入城市存在融合问题,难以拓展在城市社会中的社会资本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应对措施 | 第33-36页 |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 | 第33-34页 |
·加强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内部建构 | 第34-35页 |
·社会工作者介入,构建农民工群体专业支持体系 | 第35页 |
·城市居民需改变其对农民工群体的认识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附录1: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第39-40页 |
附录2:被访者情况简介 | 第40-41页 |
附件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