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连作障碍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连作障碍的表现和危害 | 第11页 |
·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 | 第11-12页 |
·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 | 第12-13页 |
·地黄及其连作障碍 | 第13-16页 |
·地黄 | 第13-14页 |
·地黄连作障碍的危害 | 第14-15页 |
·地黄连作障碍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第16-19页 |
·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6-17页 |
·SSH 技术的原理 | 第17-18页 |
·SSH 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 | 第19-23页 |
·荧光定量 RT-PCR 的产生背景 | 第19-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的原理 | 第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的化学方法和定量方法 | 第20-21页 |
·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技术的应用 | 第21-23页 |
2 引言 | 第23-24页 |
3 连作地黄 CDNA 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第24-39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24-25页 |
·消减杂交相关引物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RNA 的提取和检测 | 第25-26页 |
·消减杂交第一链 cDNA 的合成 | 第26页 |
·消减杂交第二链 cDNA 的合成 | 第26-27页 |
·Rsa I 酶切 | 第27-28页 |
·接头连接与检测 | 第28-29页 |
·第一次杂交 | 第29-30页 |
·第二次杂交 | 第30-31页 |
·第一次 PCR 扩增(Primer PCR) | 第31页 |
·第二次 PCR 扩增(Nested PCR) | 第31-32页 |
·消减杂交效率的检测 | 第32页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32-33页 |
·连接转化 | 第33页 |
·菌液 PCR 筛选 | 第33-34页 |
·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RNA 提取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双链 cDNA 的合成与检测 | 第35页 |
·酶切效率分析 | 第35页 |
·接头连接效率分析 | 第35页 |
·消减产物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消减文库阳性克隆的检测 | 第36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4 地黄中响应连作基因的时空表达与分析 | 第39-52页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39页 |
·RT-PCR(反转录) | 第39-40页 |
·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40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0-41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41-42页 |
·结果统计学处理 | 第42页 |
·正茬和重茬地黄差异基因的显著性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42-43页 |
·目的基因在正茬和重茬地黄中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43-47页 |
·正库中筛选的 5 个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43-44页 |
·反库中筛选的 5 个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44-47页 |
·10 个基因在正茬和重茬地黄中表达量的差异显著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Abstract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