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地震与地球构造论文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发震构造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7页
   ·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思路第15-17页
第二章 汉中盆地构造背景与基本特征第17-33页
   ·汉中盆地的构造背景第17-24页
     ·秦岭造山带第18-20页
     ·龙门山断裂带第20-21页
     ·勉略构造带第21-23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第23-24页
     ·大巴山推覆构造带第24页
   ·汉中盆地发育与演化特征第24-29页
     ·基底形成时期第25页
     ·盖层发育时期第25-26页
     ·新构造运动时期第26-29页
   ·地球物理特征第29-31页
     ·资料概述第29页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第29-30页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特征第30-31页
   ·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第31-33页
第三章 汉中盆地主要断裂活动性研究第33-68页
   ·地貌与第四纪地层第33-38页
     ·中、低山地貌第35页
     ·低山丘陵地貌第35-36页
     ·河谷冲积平原地貌第36-38页
   ·汉中盆地周缘断裂活动性第38-68页
     ·青川断裂活动性第38-43页
     ·汉中盆地北缘断裂活动性第43-52页
     ·汉中盆地南缘断裂活动性第52-59页
     ·梁山地区断裂活动性第59-66页
     ·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汉中盆地发震构造分析与潜在震源区划分讨论第68-87页
   ·汉中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活动机制第68-77页
     ·汉中盆地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特征第68-71页
     ·汉中盆地构造活动机制分析第71-73页
     ·汉中盆地晚第四纪地貌面掀斜成因分析第73-77页
     ·汉中盆地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演化第77页
   ·汉中盆地潜在发震能力评估第77-83页
     ·盆地地震活动第77-78页
     ·潜在发震能力构造类比第78-80页
     ·盆地东西部构造活动性的差异第80-82页
     ·汉中盆地内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的确定第82-83页
   ·潜在震源区划分讨论第83-87页
     ·潜在震源区的定义第83-84页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第84页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第84-85页
     ·汉中盆地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第85-87页
第五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第87-90页
   ·主要认识与结论第87-89页
     ·汉中盆地地区断裂的几何展布及活动性第87-88页
     ·汉中盆地构造特征及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演化第88-89页
     ·汉中盆地潜在震源区的划分第89页
   ·论文创新及应用价值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6页
作者简介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行计算三维数值模拟在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变形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甘蔗叶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