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缘起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国外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城市郊野公园研究概况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5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2 相关城市滨河郊野公园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城市滨河景观相关概念 | 第18页 |
·郊野公园 | 第18-19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要素 | 第19-20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特征 | 第20-21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建设的问题与时代要求 | 第21-23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建设的问题 | 第21页 |
·城市滨河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时代要求 | 第21-23页 |
3 “诗意”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启示 | 第23-31页 |
·意境相关内涵 | 第23-25页 |
·意境 | 第23-24页 |
·诗词意境 | 第24-25页 |
·景观意境 | 第25页 |
·诗词义学视角下的风景园林意境设计层次解读 | 第25-27页 |
·物与物境 | 第26页 |
·情与情境 | 第26-27页 |
·意与意境 | 第27页 |
·诗词意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 第27-31页 |
·诗象摹写 | 第28-29页 |
·诗情迁移 | 第29页 |
·诗意传承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4 诗词中的咸阳渭河情结解读 | 第31-35页 |
·诗词中的典型咸阳渭河意象 | 第31-32页 |
·诗词中的典型咸阳渭河场景 | 第32-35页 |
·田园生活的实在美 | 第32页 |
·自然之色的画意美 | 第32-33页 |
·离别思乡的真情美 | 第33-34页 |
·感伤怀古的历史美 | 第34-35页 |
5 咸阳市渭河(渭河大桥—渭河隧道)郊野公园概念规划 | 第35-54页 |
·项目背景及基址概况 | 第35-38页 |
·项目背景 | 第35-37页 |
·基址概况 | 第37-38页 |
·周边滨河景观建成概况 | 第38页 |
·规划总体布局 | 第38-42页 |
·规划范围 | 第38页 |
·上位规划 | 第38页 |
·规划目标 | 第38-39页 |
·规划原则 | 第39-40页 |
·方案构思与特色 | 第40页 |
·规划总体布局 | 第40-42页 |
·诗词中的咸阳渭河风情在滨河郊野公园概念规划中的体现 | 第42-54页 |
·诗象模拟——运用诗词中描写的典型意象,加强知觉体验 | 第42-44页 |
·诗情迁移——塑造诗词中当地典型场景,加强场所认同 | 第44-51页 |
·诗意传承——赋予空间内容以精神寄托,引起联想和想象 | 第51-54页 |
6 结语 | 第54-55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4页 |
·研究趋势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图片索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图片附录 | 第62-82页 |
植物附录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