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 第15-16页 |
第2章 “以房养老"的本质及其理论模型 | 第16-39页 |
·“以房养老”的本质 | 第16-26页 |
·背景 | 第16-22页 |
·“以房养老”的概念 | 第22-24页 |
·“以房养老”的本质 | 第24-25页 |
·“以房养老”的运作思路 | 第25-26页 |
·理论模型 | 第26-39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6-31页 |
·资产养老理论模型 | 第31-39页 |
第3章 国内外实践经验 | 第39-53页 |
·国外实践 | 第39-46页 |
·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政策的先例 | 第39-40页 |
·“以房养老”模式的国际实践经验 | 第40-45页 |
·国外实践经验的启示 | 第45-46页 |
·国内实践 | 第46-53页 |
·国内“以房养老”实践概况 | 第46-48页 |
·数据分析“以房养老”的前景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分析 | 第53-57页 |
·地权制度的限制 | 第53-54页 |
·房产市场的波动 | 第54页 |
·金融市场的稚嫩 | 第54-55页 |
·参与主体的缺失 | 第55页 |
·相关法律的缺失 | 第55-56页 |
·国民观念的制约 | 第56-57页 |
第5章 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运行机制探讨 | 第57-66页 |
·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有利因素 | 第57-58页 |
·我国住房的保值增值空间很大 | 第57页 |
·房地产市场活跃 | 第57-58页 |
·相当比例人群的认同 | 第58页 |
·我国推行住房反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 | 第58-65页 |
·明确各方参与主体 | 第58-61页 |
·法律机制 | 第61页 |
·行政机制 | 第61-63页 |
·金融机制 | 第63-64页 |
·监督机制 | 第64-65页 |
·“以房养老”的其他保障形式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