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概述第11-16页
 (一)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概念第11-12页
  1.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监督对象第11页
  2.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监督案件的来源第11页
  3.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监督程序的启动第11-12页
 (二)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第12-14页
  1.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临时性和设立条件的严肃性第12-13页
  2.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成立程序和职责的法定性第13页
  3.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行使职权的集体性和权威性第13-14页
 (三)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织第14-16页
  1. 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议的提出第14页
  2. 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议的审议和表决第14页
  3.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组成第14-16页
二、我国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历史沿革及法律现状第16-19页
 (一)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历史沿革第16-17页
 (二) 规范人大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相关的法律第17-19页
  1.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特定问题调查的规定第17-18页
  2. 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特定问题调查的规定第18-19页
三、中外相关制度比较第19-21页
 (一) 国外国政调查权第19页
 (二)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权与国政调查权的根本区别第19-21页
四、当前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26页
 (一) 立法方面不够完善第21-24页
  1. 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权的范围问题第21-22页
  2. 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时限的问题第22页
  3. 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工作的公开与透明化问题第22-23页
  4. 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人员法律责任规定的缺位问题第23页
  5. 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权限的问题第23-24页
 (二) 认识方面不够到位第24-26页
五、完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制度的思考第26-29页
 (一) 准确界定“特定问题”的范围,完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启动机制第26页
 (二) 规范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调查过程第26-27页
  1. 听证制度第26-27页
  2. 时效制度第27页
  3. 回避制度第27页
  4. 取证强制制度第27页
 (三) 制定权力保障和法律责任条款第27-28页
 (四) 增加准“司法权”的规定第28页
 (五) 立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的隐私权宪法保障
下一篇:试论我国宪法修改的现状、问题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