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第11-15页
 一、个人信用与个人信用征信第11页
 二、个人信息与隐私第11-13页
  (一) 隐私的概念及其内涵第11-12页
  (二) 个人信息不等同于隐私第12-13页
 三、隐私权概念及解析第13-15页
第二部分 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比较法考察第15-19页
 一、美国对于信用体系中隐私权的保护第15-16页
 二、欧洲国家对于信用体系中隐私权的保护第16-17页
 三、对各国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比较总结第17-19页
  (一) 消费者在征信过程中的相关权利第17-18页
  (二) 征信的方式、范围及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第18页
  (三) 信息的披露和管理第18页
  (四) 失信惩罚制度中对于隐私权的保护第18-19页
第三部分 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与衡平第19-25页
 一、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冲突第19-22页
  (一) 冲突的理论性分析第19-20页
  (二) 冲突的现实性分析第20-22页
 二、个人信用征信与隐私权的衡平第22-25页
  (一) 衡平的必要性第22-23页
  (二) 衡平的原则第23-25页
第四部分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隐私权保护现状和缺陷第25-29页
 一、我国隐私权保护的传统十分薄弱第25-26页
 二、我国现有的法律对于隐私权保护现状第26-27页
 三、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缺陷第27-29页
  (一) 征信法制体现薄弱、立法层次低第27页
  (二) 征信管理机构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第27-28页
  (三) 欠缺对不良信用信息的科学界定第28-29页
第五部分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第29-37页
 一、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第29-30页
 二、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方法第30-32页
  (一) 事前保护和事后保护第30-31页
  (二) 直接保护与间接保护第31页
  (三) 自律保护与他律保护第31-32页
 三、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建议第32-37页
  (一) 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第33页
  (二)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用征信法》第33-35页
  (三) 改革相配套制度第35-36页
  (四) 加强信用信息的公开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法学视角下的《喀尔喀法规》
下一篇:共同犯罪实行过限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