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文章结构 | 第11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电视品牌与中国电视台徽 | 第12-23页 |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电视品牌的概述 | 第14-16页 |
·品牌的定义 | 第14页 |
·电视品牌的定义 | 第14-15页 |
·电视品牌的作用 | 第15-16页 |
·提升电视台的经济效益 | 第15页 |
·提升电视台的社会效益 | 第15-16页 |
·电视台徽的概述 | 第16-20页 |
·电视台徽的定义 | 第16-17页 |
·电视台徽的功能 | 第17-18页 |
·电视台徽的分类 | 第18-20页 |
·以抽象图形为主的台徽设计 | 第18页 |
·以具象图形为主的台徽设计 | 第18页 |
·以文字为主的台徽设计 | 第18-20页 |
·电视台徽对电视品牌的传播价值 | 第20页 |
·电视台徽在传播中的核心地位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地域文化与电视台徽 | 第23-37页 |
·地域文化的概述 | 第23-28页 |
·地域文化的含义 | 第23-24页 |
·地域文化的形成模式 | 第24页 |
·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地域文化的要素构成 | 第25-27页 |
·地域文化的区域划分 | 第27-28页 |
·电视台徽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因素 | 第28-30页 |
·电视台徽的地域文化内容概述 | 第28-29页 |
·台徽设计中地域文化构成要素 | 第29-30页 |
·自然地理资源要素 | 第29页 |
·历史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要素 | 第29-30页 |
·民俗文化特征为主的民俗要素 | 第30页 |
·电视台徽的地域文化构成要素的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电视台徽的文化属性的审美特征分析 | 第30页 |
·电视台徽的自然地理资源的视觉审美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电视台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视觉审美特征分析 | 第31页 |
·电视台徽的民俗文化的视觉审美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地域文化下电视台徽的三要素的视觉审美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地域文化下国外电视台徽设计的启示 | 第32-34页 |
·地域文化对于电视台徽设计的意义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下的中国电视台徽设计的规律研究 | 第37-54页 |
·地域文化下中国电视台徽设计的原则 | 第37-38页 |
·形式美与功能性的统一 | 第37页 |
·优秀地域文化传承的原则 | 第37-38页 |
·地域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的原则 | 第38页 |
·地域文化应用于台徽设计的表现形式 | 第38-49页 |
·自然地理类要素的表现 | 第38-44页 |
·地貌景观形态表现 | 第38-39页 |
·地质形态表现 | 第39-40页 |
·水文形态表现 | 第40-42页 |
·生物形态表现 | 第42-43页 |
·天文形态表现 | 第43-44页 |
·人文类要素的表现 | 第44-47页 |
·历史遗址形态表现 | 第44-45页 |
·人类精神文化的表现 | 第45-47页 |
·民俗文化要素的表现形式 | 第47-49页 |
·风俗民情表现 | 第47-48页 |
·风物、特产表现 | 第48-49页 |
·地域文化应用于台徽设计的方法 | 第49-54页 |
·“形”的抽象 | 第49-50页 |
·“意”的传承 | 第50-51页 |
·“势”的衍生 | 第51-52页 |
·“彩”的联想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地域文化下电视台徽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54-59页 |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台徽的民俗化 | 第54-56页 |
·电视台徽以岁时节日为创意点 | 第54-55页 |
·电视台徽以当地特产为创意点 | 第55页 |
·电视台徽以当地特色文字为创意点 | 第55-56页 |
·数字媒介下中国电视台徽的动态化 | 第56-57页 |
·符合国情下中国电视台徽设计的规范化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