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尾矿坝的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尾矿坝稳定性及拱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外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拱坝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尾矿库工程概况 | 第14-18页 |
·工程简介 | 第14页 |
·尾矿坝坝工程地质条件 | 第14-17页 |
·初期坝和堆积坝 | 第14-16页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岩土工程特性评价 | 第16页 |
·地震效应评价 | 第16-17页 |
·物理力学参数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拱形尾矿坝的断面初选 | 第18-28页 |
·拱坝的分类 | 第18-21页 |
·按厚高比和宽高比分类 | 第18页 |
·按水平拱圈的形式分类 | 第18-19页 |
·按坝体的体型(坝面曲率)分类 | 第19-21页 |
·尾矿坝的断面初选 | 第21-24页 |
·坝体的布置 | 第21-22页 |
·断面初选 | 第22-24页 |
·本论文拟建拱坝几何模型 | 第24-26页 |
·坝体的上游面曲线 | 第24-25页 |
·中心角的确定 | 第25页 |
·拱坝厚度的确定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尾矿坝渗透稳定性分析 | 第28-38页 |
·尾矿堆积坝 | 第28-29页 |
·尾矿坝渗透稳定分析 | 第29-36页 |
·渗透稳定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新磷石膏渣场拟建拱形尾矿坝二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 | 第38-58页 |
·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38-40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40-41页 |
·可靠度分析法 | 第41-42页 |
·岩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2-44页 |
·破坏准则和屈服准则 | 第43页 |
·岩体弹塑性模型 | 第43-44页 |
·安全系数的求解及失稳破坏判据 | 第44-49页 |
·尾矿坝安全系数的求解 | 第44-48页 |
·失稳破坏判据 | 第48-49页 |
·新磷石膏渣场拟建拱形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 | 第49-57页 |
·拟建拱形尾矿坝二维稳定性分析 | 第49-54页 |
·拟建拱形尾矿坝三维稳定性分析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B APDL部分程序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