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低龄期柔模承载混凝土强度试验与增长规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7页
   ·选题的背景第9-11页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第11-14页
     ·国内沿空留巷技术研究的现状第11页
     ·国外沿空留巷技术研究的现状第11-12页
     ·目前国内外在沿空留巷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14页
   ·研究的内容、价值和意义第14-1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5-17页
2 实验方法及原材料第17-27页
   ·实验方法第17-18页
     ·混凝土的拌合方法第17页
     ·柔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测定方法第17页
     ·试件的浇筑成型第17-18页
     ·试件的养护第18页
     ·柔模混凝土强度测定方法第18页
   ·试验原材料第18-25页
     ·胶凝材料—水泥第18页
     ·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第18-19页
     ·骨料第19-25页
     ·外加剂第25页
     ·水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基础实验—柔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7-46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第27-3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法第27页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法第27-28页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法第28页
     ·柔模泵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第28-31页
   ·柔模泵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第31-34页
     ·基本材料第31页
     ·柔模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制第31-34页
   ·柔模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设计第34-37页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第35页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第35-36页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第36-37页
   ·正交设计过程第37-40页
     ·定指标,明确重点应解决的问题第37页
     ·依靠经验合理选择因素与水平数第37-38页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第38-39页
     ·进行试验,并进行结果测试第39页
     ·正交试验的操作方法第39-40页
   ·配合比试验第40-43页
     ·进行实验第40-41页
     ·实验结果第41-43页
   ·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第43-45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方法第43页
     ·新拌混凝土性能的直观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低龄期柔模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第46-62页
   ·试件制作及养护第46-48页
   ·抗压强度结果测试第48-49页
   ·混凝土性能的直观分析第49-57页
     ·试验结果第49-56页
     ·混凝土性能的直观分析第56-57页
   ·柔模混凝土的残余强度第57-58页
   ·柔模混凝土的愈合能力第58-62页
5 柔模泵注混凝土在桑树坪煤矿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中的研究应用第62-74页
   ·项目背景第62-66页
   ·总体设计方案第66-67页
     ·沿空留巷支护性能要求第66页
     ·总体设计方案第66-67页
   ·柔模泵注混凝土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实施过程第67-72页
     ·柔性模板设计第67页
     ·柔模泵注混凝土设计第67-68页
     ·断面支护设计第68-71页
     ·施工流程第71页
     ·柔模泵注混凝土施工规范第71-72页
   ·混凝土强度检测第72-73页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意义第72页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第72页
     ·试块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第72页
     ·现场顶板压力监测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结论第74-75页
   ·结论第74页
   ·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镀镍废液处理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