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公债的探索--基于四省市自行发行的视角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绪论第14-20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7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范围、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17-20页
2. 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理论基础和存在的合理必要性第20-27页
   ·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西方公债理论第20-21页
     ·政府职能划分理论第21-22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22-23页
     ·财政分权理论第23-24页
     ·时期受益与代际公平原则第24页
   ·我国地方公债存在的合理必要性第24-27页
     ·地方公债资金相比国债和税收,具有显著的差别优势第24-25页
     ·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迫切需要疏通地方公债融资渠道第25-26页
     ·发行地方公债,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高度依赖第26-27页
3. 美国市政债的发行对我国的启示第27-37页
   ·美国市政债的起源与发展(1812年至今)第27-30页
     ·美国市政债的起源与发展第27-28页
     ·美国地方公债——市政债的概念第28-29页
     ·美国的财政体制与地方政府债券第29-30页
   ·美国地方公债的制度研究第30-37页
     ·健全的监管制度,科学严格的管理第30-32页
     ·规范的发行制度第32-33页
     ·公开公平的信用评级制度第33-34页
     ·市政债券保险制度第34-35页
     ·完善的财税体制第35页
     ·预警机制、破产机制第35-37页
4. 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三个阶段第37-46页
   ·财政部发债,转贷地方政府的阶段(1998年)第37-39页
     ·国债转贷政策的产生背景第37页
     ·国债转贷资金的发行依据第37-38页
     ·国债转贷政策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38页
     ·从政府信用范畴分析国债转贷政策的问题第38-39页
   ·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阶段(2009年)第39-41页
     ·代理发行产生的背景第39页
     ·代理发行的政策依据第39-40页
     ·有关代理发行的相关情况第40-41页
     ·代理发行模式可能存在法治风险第41页
   ·沪浙粤深四省市自行发行公债的阶段(2011年11月)第41-44页
     ·试点发行的相关政策第41-42页
     ·四省市试点发行的具体过程第42-43页
     ·剖析四省市自行发债利率奇低之怪现象第43-44页
   ·总结我国“地方债”发行的三个阶段对自主发行公债的启示第44-46页
     ·解决国债转贷存在的问题,创新代理发行方式第44-45页
     ·给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性,从代理发行过渡到自行发行第45页
     ·为自主发行做准备,小范围试点自行发行第45-46页
5. 拟制定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公债的配套政策第46-56页
   ·清理地方隐性债务,管理好地方投融资平台第47-50页
     ·隐性债务从何而来?第47页
     ·隐性债务有何风险?第47-48页
     ·如何清理这些隐性债务?第48-49页
     ·如何管理好地方投融资平台?第49-50页
   ·完善分税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第50-51页
     ·完善分税制第50-51页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第51页
   ·修改《预算法》、《国债法》,试确立《地方公债法》第51-52页
   ·建立规范的发行制度,给地方公债一个健康环境第52-54页
     ·严格的发行程序,地方申报中央审批第52-53页
     ·通过立法,明确资金用途第53页
     ·中央集中审批,量化控制地方债规模第53-54页
     ·预算硬约束第54页
   ·提高财政透明程度,进一步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后记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法奢侈品消费动机比较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县级财政运行评价与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