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BICM-ID技术研究及其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本文的主要结构及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技术研究第17-26页
   ·联合编码调制技术第17-20页
     ·TCM第17-18页
     ·BCM第18-19页
     ·BICM第19-20页
   ·BICM-ID 技术第20-25页
     ·基本原理第20-22页
     ·信道容量与性能分析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BICM-ID 的优化设计第26-40页
   ·外信息交换图基本原理第26-27页
   ·纠错编码与标识映射匹配设计第27-31页
   ·低阶调制BICM-ID 系统性能优化第31-34页
     ·多维映射BICM-ID 原理第31-32页
     ·多维映射BICM-ID 仿真与性能分析第32-34页
   ·交织器的选择第34-36页
   ·计算复杂度分析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码率兼容技术研究第40-49页
   ·码率兼容打孔卷积码第40-42页
   ·码率兼容IRA 码第42-44页
     ·删除法第42-43页
     ·扩展法第43-44页
   ·码率兼容IRA 网络编码设计第44-48页
     ·网络编码基本原理第44-46页
     ·码率兼容IRA 网络编码设计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BICM-ID 技术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第49-69页
   ·协作分集技术第49-50页
   ·协作传输模式比较第50-54页
     ·放大转发模式第50-51页
     ·译码转发模式第51页
     ·编码协作模式第51-52页
     ·不同协作模式中断概率与分集复用折衷比较第52-54页
   ·多用户协作协议及模型等效简化第54-56页
   ·基于卷积码BICM-ID 的编码协作第56-62页
     ·系统模型第56-57页
     ·性能分析第57-59页
     ·仿真研究第59-62页
   ·基于BIRACM 的网络编码协作第62-67页
     ·系统模型第62-63页
     ·协作方案第63-65页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束语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77页
附录A 本文所采用标识映射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02.11无线局域网接入式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下一篇:CDMA2000核心网被动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