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模式和爆炸荷载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2页 |
| ·建筑结构及构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2-14页 |
| ·建筑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程度研究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 | 第17-39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钢筋混凝土柱数值分析模型 | 第17-25页 |
| ·钢筋混凝士柱有限元模型 | 第17-19页 |
| ·材料模型 | 第19-22页 |
|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 第22-25页 |
|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 | 第25-28页 |
| ·钢筋混凝土柱的整体响应 | 第26页 |
| ·柱中部位移 | 第26-27页 |
| ·钢筋应力 | 第27-28页 |
| ·爆炸荷载类型对柱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28-32页 |
| ·柱中部位移 | 第29-30页 |
| ·钢筋应力 | 第30-32页 |
| ·不同设计参数对柱动力响应的影象 | 第32-38页 |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32-33页 |
| ·轴压比 | 第33-34页 |
| ·纵筋配筋率 | 第34-36页 |
| ·箍筋间距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评定 | 第39-51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评定准则和数值模拟实现方法 | 第39-42页 |
| ·评定准则 | 第39-40页 |
| ·数值模拟实现方法 | 第40-41页 |
| ·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程度评定 | 第41-42页 |
| ·不同爆炸荷载超压峰值 | 第42页 |
| ·不同设计参数对柱损伤程度的影响 | 第42-45页 |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43页 |
| ·纵筋配筋率 | 第43-44页 |
| ·箍筋间距 | 第44-45页 |
| ·损伤程度P-I曲线 | 第45-48页 |
| ·P-I曲线简介 | 第45-46页 |
| ·损伤程度P-I曲线拟合 | 第46-47页 |
| ·损伤程度的预测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板动力响应及损伤程度评定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钢筋混凝土板数值分析模型 | 第51-53页 |
| ·爆炸荷载 | 第51-52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52页 |
| ·材料模型 | 第52-53页 |
|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动力响应 | 第53-56页 |
| ·板中心位移峰值 | 第53-54页 |
| ·破坏模式 | 第54-55页 |
| ·不同炸药位置 | 第55-56页 |
| ·不同设计参数对板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56-59页 |
| ·钢筋构造 | 第56-57页 |
| ·不同边界条件 | 第57-59页 |
| ·钢筋混凝土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损伤程度评定 | 第59-62页 |
| ·基准极限承载力和剩余承载力 | 第59-60页 |
| ·不同荷载工况 | 第60-61页 |
| ·不同设计参数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