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混凝土的收缩 | 第17页 |
·混凝土的徐变 | 第17-18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 | 第18-21页 |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 | 第18-19页 |
·混凝土的徐变机理 | 第19-21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 | 第21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3章 收缩徐变的计算及收缩徐变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23-41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 | 第23-27页 |
·收缩的计算 | 第23-24页 |
·徐变的计算 | 第24-27页 |
·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模型 | 第27-32页 |
·ACI模型 | 第27-28页 |
·CEB-FIP模型 | 第28-29页 |
·我国混凝土规范模型 | 第29-30页 |
·JTG D62-2004规范模型 | 第30-32页 |
·常用模型主要影响因素比较 | 第32页 |
·收缩徐变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32-40页 |
·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混凝土强度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构件相对厚度影响分析 | 第35-37页 |
·加载龄期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影响分析 | 第41-6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1-48页 |
·工程概况 | 第41-4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4-48页 |
·收缩徐变对主梁线形的影响 | 第48-56页 |
·施工中的线形控制 | 第48-50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预拱度设置的影响 | 第50-52页 |
·施工阶段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 第52-55页 |
·运营阶段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收缩徐变对主梁内力的影响 | 第56-59页 |
·收缩徐变对主梁上缘应力的影响 | 第56-58页 |
·收缩徐变对主梁下缘应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 第59-61页 |
·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 | 第59-60页 |
·不同部位处的预应力损失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主要措施研究 | 第63-73页 |
·影响收缩徐变的主要可控因素分析 | 第63-70页 |
·相对养护湿度的影响分析 | 第63-65页 |
·养护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二期恒载的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各因素影响对比 | 第69-70页 |
·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创新点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