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导论 | 第9-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及评论 | 第10-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及评论 | 第10-13页 |
|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研究现状及评论 | 第13-16页 |
| ·研究方案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 2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实践 | 第19-32页 |
| ·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产生的背景与过程 | 第19-23页 |
| ·“夹心层”问题的由来 | 第19-20页 |
| ·“二次房改”与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 第20-22页 |
| ·公共租赁住房及其分配机制的界定 | 第22-23页 |
|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典型模式 | 第23-26页 |
| ·现行的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模式 | 第23-25页 |
| ·各城市分配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 第25-26页 |
|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26-30页 |
|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第26-27页 |
| ·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机制分析 | 第32-52页 |
| ·保障对象的扩大 | 第32-34页 |
| ·不同住房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 第32页 |
| ·保障对象扩大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 ·保障对象扩大的效应 | 第33-34页 |
| ·配租方式的经济学分析 | 第34-40页 |
| ·对租赁市场的供求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 ·政府投入的成本分析 | 第37-38页 |
| ·资金的分配效率分析 | 第38-40页 |
| ·住房面积标准与装修标准的确定 | 第40-44页 |
| ·住房面积标准的确定 | 第40-43页 |
| ·装修标准的确定 | 第43-44页 |
| ·租金标准 | 第44-51页 |
| ·基准租金与租金支出收入比 | 第45-46页 |
| ·租金的计算方法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分配机制创新的关联效应 | 第52-64页 |
| ·对其他机制创新的关联 | 第52-58页 |
| ·对供给机制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对融资机制的影响 | 第54-57页 |
| ·对监管机制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整体关联 | 第58-63页 |
| ·公共租赁住房以前的住房保障体系 | 第59-60页 |
| ·公共租赁住房与其他住房保障制度的关系 | 第60-61页 |
| ·完善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64-70页 |
| ·公共租赁住房的再认识 | 第64-65页 |
| ·分配机制的完善 | 第65-69页 |
| ·配租对象的完善 | 第65-66页 |
| ·配租方式的完善 | 第66-67页 |
| ·配租标准的完善 | 第67-69页 |
| ·进一步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1 我国各地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水平计算数据 | 第73-74页 |
| 附录2 多元回归方程模型数据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探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