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荧光 | 第12-14页 |
·荧光产生的机理 | 第12-13页 |
·分子结构对荧光的影响 | 第13-14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介绍 | 第14-15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计算 | 第14-15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 第15-26页 |
·FRET在光捕获天线分子上的应用 | 第15-21页 |
·FRET在分子识别领域的应用 | 第21-26页 |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罗丹明类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应用 | 第27-29页 |
·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利用巯基的强亲核性来设计的硫醇荧光探针 | 第30-31页 |
·利用巯基的氧化还原性来设计的硫醇荧光探针 | 第31页 |
·利用巯基与氨基和醛基的共作用来设计的硫醇荧光探针 | 第31-32页 |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第2章 香豆素-罗丹明-氟硼吡咯光捕获天线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 第33-55页 |
·引言 | 第33-35页 |
·异构体天线分子CRB1和CRB2的全合成路线图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各化合物的合成与分离 | 第37-44页 |
·化合物的合成与分离方法的讨论 | 第44-47页 |
·4,5-羧基罗丹明B异构体的合成方法选择 | 第44-45页 |
·能量传递体系3a和3b的合成与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45-47页 |
·光捕获天线分子CRB1和CRB2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47-54页 |
·光谱测试液的配制 | 第47页 |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47-48页 |
·天线分子CRB1和CRB2的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 | 第48-49页 |
·天线分子CRB1和CRB2的荧光激发光谱的研究 | 第49-50页 |
·天线分子CRB1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 | 第50-52页 |
·天线分子CRB2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思想 | 第55-56页 |
·硫醇荧光探针的合成路线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6-5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7-59页 |
·硫醇荧光探针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59-65页 |
·探针测试液的配制 | 第59页 |
·探针对Cu~(2+)的滴定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59-61页 |
·探针与Cu~(2+)配位后对GSH的滴定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61-62页 |
·探针与Cu~(2+)配位后的选择性研究 | 第62-63页 |
·探针对GSH的动力学调控测定 | 第63-64页 |
·探针调控测定GSH时的荧光颜色变化 | 第64-65页 |
·硫醇荧光探针的反应机理研究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B 合成化合物一览图 | 第76-78页 |
附录C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7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