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白门柳》在当代历史叙事中的突破 | 第9-20页 |
第一节 《白门柳》简介 | 第9-11页 |
第二节 《白门柳》在历史叙事中的突破 | 第11-20页 |
(一) 长篇历史小说题材的开拓 | 第11-13页 |
(二) 历史真实的拓展 | 第13-15页 |
(三) 叙述结构的探索 | 第15-17页 |
(四) 叙述语言上的革新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透视传统文化中的士人 | 第20-34页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及其困境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士人的百态人生 | 第22-34页 |
(一) 钱谦益:苍凉的挣扎者 | 第23-25页 |
(二) 冒襄:独善其身的孤独者 | 第25-27页 |
(三) 陈贞慧:从积极入世到消极避世 | 第27-29页 |
(四) 史可法、洪承畴:一种文化熏陶,两种人格形态 | 第29-31页 |
(五) 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历史叙事中的文化批判意识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历史观念的转变 | 第34-37页 |
第二节 《白门柳》的文化批判意识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