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江煤矿松软煤巷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在巷道支护理论研究方面 | 第12-13页 |
·在锚杆应用、锚杆支护理论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2 松软煤巷锚杆支护主要理论 | 第16-30页 |
·悬吊理论 | 第16页 |
·组合梁理论 | 第16-17页 |
·组合拱理论 | 第17-18页 |
·巷道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 第18-19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 第19-25页 |
·围岩松动圈理论 | 第19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概念 | 第19-20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性质 | 第20-22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分类 | 第22-25页 |
·锚杆支护构件作用综述 | 第25-30页 |
·锚杆的支护作用 | 第25-26页 |
·锚索的支护作用 | 第26页 |
·金属网的支护作用 | 第26-27页 |
·钢筋梯的支护作用 | 第27页 |
·影响锚杆支护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3 松软煤巷支护原理与设计方法 | 第30-40页 |
·松软煤巷支护原理 | 第30-31页 |
·松软煤巷支护原则 | 第31-32页 |
·松软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 第32-40页 |
·工程类比法 | 第33-34页 |
·实测法 | 第34页 |
·计算机智能设计系统 | 第34-35页 |
·理论计算法 | 第35-40页 |
4 六道江煤矿松软煤巷锚杆支护设计实例 | 第40-60页 |
·工程概况 | 第40页 |
·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 | 第40-42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测定 | 第42-46页 |
·围岩松动圈的测定工作原理及方式 | 第42-43页 |
·声波波速与岩体物理性质关系 | 第43页 |
·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采区工作面区段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 第46-50页 |
·锚杆参数的确定 | 第46-47页 |
·锚索参数的确定 | 第47页 |
·钢筋梯及网的确定 | 第47-48页 |
·锚杆(索)锚固方式的确定及锚固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六道江矿松软煤巷锚网索支护设计 | 第49页 |
·技术要求 | 第49-50页 |
·区段巷道支护设计数值模拟 | 第50-53页 |
·FLAC 应用程序简介 | 第50-51页 |
·FLAC 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锚杆支护围岩变形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巷道矿压观测 | 第53-60页 |
·矿压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53-54页 |
·矿压观测的主要内容 | 第54页 |
·观测断面的布置及观测基点的安设 | 第54-55页 |
·矿压观测结果 | 第55-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