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人不明侵权的经济分析--以《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对当事人行为的经济分析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对真正加害人行为的经济分析 | 第11-15页 |
一、真正加害人避免承担责任的行政成本降低 | 第12-13页 |
二、提高加害人的侵权行为活动水平 | 第13页 |
三、对真正加害人威慑降低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对非真正加害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5-18页 |
一、"连坐"的制度激励效果难以奏效 | 第15-17页 |
二、无法有效激励非真正加害人避免损害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对受害人获得救济情况的分析 | 第18-21页 |
一、被告方的风险厌恶型特点导致受害人获赔成本增大 | 第19页 |
二、程序法上未对受害人的快速救济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司法成本的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一节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的分歧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分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执行成本的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一节 执行成本与司法成本的分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执行成本增大的社会后果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26-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