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和理论研究 | 第10-49页 |
综述一: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研究 | 第10-21页 |
1 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研究 | 第10-13页 |
2 糖尿病中医病机的现代研究 | 第13-16页 |
3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页 |
综述二: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生物学指标关系研究进展 | 第21-37页 |
1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关系研究 | 第21-24页 |
2 脂肪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中研究进展 | 第24-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综述三: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的理论探讨 | 第37-49页 |
1 痰热互结的理论渊源 | 第37-38页 |
2 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发生的病因病机 | 第38-41页 |
3 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的致病特点 | 第41-42页 |
4 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表现 | 第42页 |
5 导师诊治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临证心得 | 第42-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二部分:北京社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调查的临床研究 | 第49-64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49-58页 |
·研究对象 | 第49页 |
·诊断标准 | 第49-50页 |
·研究方法 | 第50-54页 |
·质量控制 | 第54页 |
·统计方法 | 第54-58页 |
2 结果 | 第58-61页 |
·T2DM患者基本情况 | 第58页 |
·T2DM患者症状出现的频率 | 第58-60页 |
·T2DM证型分布特征 | 第60页 |
·T2DM证型分布与年龄的关系 | 第60-61页 |
·T2DM证型分布与病程的关系 | 第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古今差异 | 第61-62页 |
·痰热互结证为T2DM主要证型之一 | 第62页 |
·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的关系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三部分: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生物学基础研究 | 第64-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80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64-66页 |
·病例分组 | 第66页 |
·研究方法 | 第66-79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79-80页 |
2 研究结果 | 第80-88页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80页 |
·人体测量学指标比较 | 第80-81页 |
·糖代谢指标比较 | 第81页 |
·脂代谢指标比较 | 第81-82页 |
·尿肾功三项比较 | 第82页 |
·血压比较 | 第82页 |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比较 | 第82-83页 |
·脂肪内分泌因子浓度比较 | 第83-88页 |
3 讨论 | 第88-91页 |
·2型糖尿病与代谢异常的关系 | 第88-89页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的代谢差异分析 | 第89-90页 |
·2型糖尿病痰热互结证的生物学基础探讨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结语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