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第11-19页 |
一、源流考察 | 第11-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构成要素 | 第13-14页 |
(一) 申报主体 | 第13页 |
(二) 申报内容 | 第13页 |
(三) 申报种类 | 第13页 |
(四) 申报公开原则 | 第13-14页 |
(五) 申报的法律责任 | 第14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 社会契约论 | 第14-16页 |
(二) 人民主权论 | 第16-17页 |
(三) 公共利益优先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经验分析 | 第19-25页 |
一、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制度形态 | 第19-23页 |
(一) 美国 | 第19-21页 |
(二) 新加坡 | 第21-22页 |
(三) 韩国 | 第22-23页 |
二、西方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 第23-25页 |
(一) 申报主体范围非常宽泛 | 第23页 |
(二) 申报内容更加全面 | 第23-24页 |
(三) 申报受理机构设置更为合理 | 第24页 |
(四) 申报种类设置更为科学 | 第24页 |
(五) 核查追究机制非常严格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规范分析 | 第25-29页 |
一、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6页 |
二、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一) 申报主体范围狭窄 | 第26页 |
(二) 申报内容不够全面 | 第26-27页 |
(三) 申报类型设置不严密 | 第27页 |
(四) 违规申报的处罚机制设置不科学 | 第27-28页 |
(五) 缺少侵权救济机制 | 第28页 |
(六) 《规定》中存在的其他漏项 | 第28-29页 |
第四部分 对策分析 | 第29-33页 |
一、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规定的完善 | 第29-31页 |
(一) 扩大申报主体的范围 | 第29页 |
(二) 完善财产申报内容 | 第29-30页 |
(三) 完善申报种类 | 第30页 |
(四) 加大对违规的惩处力度 | 第30页 |
(五) 建立侵权救济机制 | 第30-31页 |
(六) 对《规定》中其他问题的完善 | 第31页 |
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 | 第31-33页 |
(一)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奖惩体系 | 第31-32页 |
(二) 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