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时滞动力系统的一些特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时滞种群生态学的稳定性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时滞种群生态学的分岔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时滞流行病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稳定性﹑分岔及分岔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9-28页 |
| ·运动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 第19-20页 |
| ·分岔理论 | 第20-22页 |
| ·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 ·Hopf 分岔 | 第21-22页 |
| ·研究非线性系统分岔的基本方法 | 第22-25页 |
| ·中心流形方法 | 第23-24页 |
| ·Poincare 范式法 | 第24页 |
| ·分岔方向、稳定性和周期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 ·分岔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25-27页 |
| ·线性和非线性控制器 | 第25页 |
| ·Washout-filter 方法 | 第25-26页 |
| ·频域分析和数值逼近方法 | 第26页 |
| ·正规形方法 | 第26-27页 |
| ·混合控制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两种群三时滞捕食被捕食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和分岔控制 | 第28-54页 |
| ·两种群三时滞捕食被捕食系统的稳定性和Hopf 分岔 | 第28-43页 |
| ·引言 | 第28-29页 |
| ·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Hopf 分岔的存在性 | 第29-32页 |
| ·分岔方向及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 | 第32-41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41-43页 |
| ·两种群时滞捕食被捕食系统的分岔控制 | 第43-53页 |
| ·两种群时滞捕食被捕食系统的分岔控制模型 | 第43页 |
|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行为分析 | 第43-51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两种群三时滞竞争系统的Hopf 分岔 | 第54-70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分岔的存在性 | 第54-58页 |
| ·分岔方向和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 | 第58-67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三种群时滞Lotca-Volterra 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控制 | 第70-96页 |
| ·三种群时滞竞争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控制 | 第70-87页 |
| ·三种群时滞竞争系统的分岔控制模型 | 第70-71页 |
| ·控制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和分岔的存在性 | 第71-76页 |
| ·控制系统的分岔方向和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 | 第76-84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84-87页 |
| ·污染环境中赤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第87-95页 |
| ·引言 | 第87-88页 |
| ·模型建立 | 第88-89页 |
| ·模型稳定性及分岔行为分析 | 第89-92页 |
| ·计算机模拟及结论 | 第92-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时滞流行病模型的稳定性 | 第96-112页 |
| ·一类具有时滞的SIS 流行病模型的指数稳定性 | 第96-103页 |
| ·模型描述 | 第96-97页 |
| ·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 第97-100页 |
| ·地方病平衡点的指数稳定性 | 第100-103页 |
| ·结论 | 第103页 |
| ·一种网络病毒传播的时滞微分方程模型 | 第103-111页 |
| ·背景介绍 | 第103-104页 |
| ·不考虑时滞的计算机病毒传播(PRNV_NWPL)模型 | 第104-106页 |
| ·考虑时滞的计算机病毒传播(PRNV_WLP)模型 | 第106-109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109-110页 |
| ·结论 | 第110-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2-115页 |
| ·总结 | 第112-113页 |
| ·展望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