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探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 | 第8-20页 |
| ·村庄绿化的相关概念 | 第8-9页 |
| ·新农村建设 | 第8页 |
| ·村庄 | 第8-9页 |
| ·村庄绿化 | 第9页 |
| ·城乡一体化 | 第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理论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实践成果研究 | 第12-18页 |
| ·国外实践概况 | 第12-15页 |
| ·国内实践概况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绿化实践总结 | 第17-18页 |
| ·村庄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 ·村庄绿化的总体趋势 | 第18-19页 |
| ·村庄绿化的方向性观点 | 第19-20页 |
| 2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0-2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村庄绿地的特殊性 | 第20-23页 |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3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3-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3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58页 |
| ·杭州市新农村概况 | 第26-28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6页 |
| ·传统人居文化 | 第26-27页 |
| ·经济社会发展 | 第27-28页 |
| ·调查村庄的选择 | 第28-32页 |
| ·选择依据 | 第28-30页 |
| ·调查村庄简况 | 第30-32页 |
| ·调查内容 | 第32-36页 |
| ·内容确定的原则 | 第32页 |
| ·内容获得的途径 | 第32-36页 |
| ·十个典型村庄调查结果 | 第36-54页 |
| ·建设现状的评价及分析 | 第54-58页 |
| ·调查总结表 | 第54-55页 |
| ·调查村庄绿化建设的功能体现 | 第55-56页 |
| ·调查村庄绿化建设的特色 | 第56-57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7-58页 |
| 4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模式的构建 | 第58-86页 |
|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模式的构思 | 第58页 |
|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第58-59页 |
| ·宏观层面的建设模式 | 第59-61页 |
| ·中观层面的建设模式 | 第61-66页 |
| ·平直水系型村庄绿化模式 | 第62-63页 |
| ·丘陵山区型村庄绿化模式 | 第63-64页 |
| ·水网密布型村庄绿化模式 | 第64-66页 |
| ·微观层面的建设模式 | 第66-83页 |
| ·公园绿地绿化模式 | 第66-68页 |
| ·道路绿地绿化模式 | 第68-70页 |
| ·河流水系绿化模式 | 第70-73页 |
| ·居住绿地绿化模式 | 第73-76页 |
| ·单位绿地绿化模式 | 第76-78页 |
| ·生产绿地绿化模式 | 第78-79页 |
| ·防护绿地绿化模式 | 第79-80页 |
| ·其他绿地绿化模式 | 第80-83页 |
| ·杭州市村庄绿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83-86页 |
| ·领导重视, 落实责任 | 第83页 |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绿化美化意识 | 第83-84页 |
| ·加强规划和指导 | 第84页 |
| ·保障实施资金 | 第84页 |
| ·强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 第84-85页 |
| ·保证花木种类与技术指导 | 第85-8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 ·讨论 | 第8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一 杭州地区村庄绿化建设的植物参考 | 第91-93页 |
| 附录二 浙江省“绿化示范村”考核验收办法 | 第93-96页 |
| 个人简介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