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12页 |
第一章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爱情叙事的书写空间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特殊“红娘”:合作化运动的显在功能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离婚——再婚:合作化运动对爱情走向的成功规约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爱情的“延宕”与“抗拒”:英雄人物塑造的一种方式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爱情叙事的结构模式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线性叙述:依附于合作化运动进程的爱情之花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全知视角:叙述人对爱情的理性阐释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爱情叙事的话语修辞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政治话语对爱情话语的压抑与销蚀 | 第28-32页 |
第二节 爱情话语的自我坚守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中爱情书写的思考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的得与失 | 第35-39页 |
第二节 “爱情叙事”的传统和变异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