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 ·风的形成、分类及风工程学的产生 | 第15页 |
| ·建筑物表面动态测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背景和现状 | 第15-18页 |
| ·刚性模型动态测压试验 | 第17-18页 |
| ·建筑风荷载的数值模拟 | 第1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第20-35页 |
| ·风洞 | 第20页 |
| ·大气边界层的模拟 | 第20-25页 |
| ·相似理论 | 第25-27页 |
| ·测压模型及测点布置 | 第27-30页 |
| ·模型及模型缩尺比 | 第27-28页 |
| ·测点布置 | 第28-30页 |
| ·试验工况 | 第30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0-35页 |
| ·工作流程 | 第31-32页 |
| ·管路的频响特性 | 第32-33页 |
| ·试验风速 | 第33页 |
| ·采样持续时间和采样频率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试验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 第35-50页 |
| ·风压系数的定义 | 第35页 |
| ·时均风压系数分布 | 第35-41页 |
| ·均方根风压系数分布 | 第41-44页 |
| ·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上的风压系数和峰值因子 | 第44-46页 |
| ·金奥主楼时均风压系数极值和瞬时极值风压系数 | 第46-50页 |
| ·主楼东、南、西、北立墙时均风压系数 | 第46-48页 |
| ·屋顶面时均风压系数极值 | 第48页 |
| ·主楼东、南、西、北立墙瞬时风压系数极值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时均风压系数积分得到整体和局部平均风荷载 | 第50-61页 |
| ·基本风速确定 | 第50-52页 |
| ·风压和风速的关系 | 第52页 |
| ·参考风压 | 第52页 |
| ·表面测点风压系数积分得到整体和局部平均风荷载 | 第52-59页 |
| ·风压系数分布的分段低次插值 | 第52-55页 |
| ·计算程序流程 | 第55-56页 |
| ·金奥大厦积分计算结果和干扰因子IF | 第56-59页 |
| ·平均风荷载体型系数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数值模拟 | 第61-83页 |
|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61-62页 |
| ·连续方程 | 第61页 |
| ·运动方程 | 第61-62页 |
| ·湍流及其数值模拟方法 | 第62-66页 |
| ·FLUENT 软件的简介 | 第66-67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67-69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 ·网格划分 | 第68-69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9-70页 |
| ·湍流模型的选定 | 第70-71页 |
| ·边界层近壁湍流的处理 | 第71-73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73页 |
| ·数值方法 | 第73页 |
| ·计算结果 | 第73-81页 |
| ·0 度风向角工况模拟结果 | 第73-77页 |
| ·50 度风向角工况模拟结果 | 第77-78页 |
| ·90 度风向角工况模拟结果 | 第78-81页 |
| ·全尺寸金奥大厦底部五分量气动力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测压积分结果比较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 ·展望和后续工作 | 第84-85页 |
| 附录:FLUENT 中入口边界条件参数的输入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