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烧结优化配矿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铁矿石烧结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烧结在钢铁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页 |
·国内铁矿石烧结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铁矿石资源状况 | 第13-14页 |
·铁矿石烧结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铁矿石基础性能 | 第14-16页 |
·铁矿石高温性能 | 第16-17页 |
·烧结过程模拟模型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制粒模型 | 第17页 |
·烧结过程模拟模型 | 第17-18页 |
·烧结产质量指标预测模型 | 第18-19页 |
·铁矿石烧结综合模拟模型 | 第19-20页 |
·烧结优化配矿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优化配矿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 第20-21页 |
·优化配矿模型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提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4-37页 |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铁矿烧结过程分析 | 第24-25页 |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铁矿石性能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物化性能 | 第26-27页 |
·制粒性能 | 第27-29页 |
·成矿性能 | 第29-30页 |
·烧结性能 | 第30-32页 |
·数据库相关技术的选取 | 第32-35页 |
·数据库系统 | 第32-33页 |
·数据库编程技术 | 第33-34页 |
·ADO编程方法 | 第34-35页 |
·建模方法的选取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铁矿石基础性能研究及数据库的建立 | 第37-56页 |
·原料的物化性能 | 第37-40页 |
·铁矿石的物化性能 | 第37-39页 |
·其它原料的物化性能 | 第39-40页 |
·铁矿石制粒性能研究 | 第40-46页 |
·铁矿石成矿性能研究 | 第46-51页 |
·铁矿石烧结性能研究 | 第51-52页 |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52-55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52页 |
·数据库文件类型 | 第52-53页 |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 第53页 |
·数据库的内容 | 第53-54页 |
·数据管理平台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烧结矿产质量指标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56-68页 |
·影响烧结产质量指标的主要因素研究 | 第56-63页 |
·矿物组成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 第56-57页 |
·+5mm粒级含量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 第57-59页 |
·各粒子含量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 第59-61页 |
·碱度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 第61-62页 |
·化学成分对烧结指标的影响 | 第62-63页 |
·烧结矿产质量指标预测模型 | 第63-66页 |
·烧结矿化学成分计算模型 | 第63页 |
·烧结矿产质量预测模型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烧结优化配矿专家系统的研究 | 第68-82页 |
·烧结配矿经济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配料计算模型 | 第68-69页 |
·烧结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 第69页 |
·烧结配矿经济模型 | 第69-70页 |
·烧结配矿寻优算法的研究 | 第70-77页 |
·寻优算法的选取 | 第70-71页 |
·遗传算法的构造和执行过程 | 第71-74页 |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 | 第74页 |
·遗传算子操作 | 第74-76页 |
·遗传算法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76-77页 |
·烧结优化配矿专家系统 | 第77-80页 |
·铁矿石分类标准 | 第77-79页 |
·初始配矿方案的产生 | 第79-80页 |
·配矿调整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烧结优化配矿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第82-97页 |
·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第82-84页 |
·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82页 |
·运行模式的确定 | 第82-83页 |
·图形显示技术 | 第83-84页 |
·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84-90页 |
·系统结构 | 第84页 |
·原料性能数据库 | 第84-86页 |
·配料计算模块 | 第86-87页 |
·产质量模型建模平台 | 第87-90页 |
·寻优配矿模型 | 第90页 |
·用户级别确定 | 第90页 |
·优化配矿系统的工业应用 | 第90-95页 |
·高铁低硅烧结 | 第91-92页 |
·高褐铁矿配比烧结 | 第92-94页 |
·硫酸渣烧结应用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附录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