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0. 引言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基本思路及逻辑结构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 关联企业破产中实质合并原则的基础分析 | 第22-34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确立及演进 | 第22-29页 |
·实质合并原则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实质合并原则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状况 | 第26-27页 |
·实质合并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实践 | 第27-29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法哲学上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民法学上的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2. 我国确立实质合并原则的必要性分析 | 第34-46页 |
·反对引入实质合并原则的观点及评析 | 第34-38页 |
·合并清算违背有限责任制原则 | 第34-35页 |
·合并清算的法学理论还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 第35-36页 |
·采用合并清算与现行法律中有关破产案件管辖的规定不符 | 第36-37页 |
·我国司法的传统习惯是适用实质合并原则的严重障碍 | 第37-38页 |
·从关联企业特殊性角度分析确立实质合并原则的必要性 | 第38-45页 |
·弥补我国现行关联企业破产立法的不足 | 第38-41页 |
·有效应对关联企业破产所引发的疑难法律问题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我国关联企业破产中实质合并原则的制度构建 | 第46-62页 |
·实质合并原则立法的体例安排 | 第46-47页 |
·实体性规范的体例安排 | 第46-47页 |
·程序性规范的体例安排 | 第47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实体性制度构建 | 第47-53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适用情形 | 第48-50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适用要件 | 第50-53页 |
·实质合并原则的程序性制度构建 | 第53-56页 |
·管辖法院的确定 | 第53-54页 |
·管理人的选任 | 第54页 |
·举证责任的分担 | 第54-56页 |
·适用实质合并原则的法律后果 | 第56-58页 |
·各成员公司的财产合并成一个整体 | 第57页 |
·所有的债权人在同一的财产内平等受偿 | 第57-58页 |
·防止滥用实质合并原则的措施 | 第58-60页 |
·以成文法的形式规范实质合并原则 | 第58-59页 |
·严格把握实质合并原则的适用要件 | 第59页 |
·以公平正义作为个案中适用实质合并原则是否恰当的最终标准 | 第59-60页 |
·明确异议当事人的救济途径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我国关联企业破产中实质合并原则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62-69页 |
·事前预防性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62-65页 |
·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 第62-63页 |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的完善 | 第63-64页 |
·相关主体诚信义务的明确 | 第64-65页 |
·事后救济性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65-67页 |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 第65-66页 |
·从属求偿原则的完善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