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14-23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盈利模式 | 第14-16页 |
2. 中介平台与双边市场 | 第16-17页 |
3. 中介平台与定价模型 | 第17-19页 |
(二)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三) 盈利模式的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二、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来源研究 | 第23-30页 |
(一)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价值 | 第23-26页 |
1.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现状 | 第23页 |
2.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平台定位 | 第23-25页 |
3.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用户规模 | 第25页 |
4.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交易价值和相对成本 | 第25-26页 |
(二)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特征 | 第26-30页 |
1.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所有权结构 | 第26-27页 |
2.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基本特征 | 第27-30页 |
三、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生成研究 | 第30-39页 |
(一)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市场结构 | 第30-34页 |
1. 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30-32页 |
2. 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 第32-34页 |
(二)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定价行为 | 第34-39页 |
1. 定价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4-35页 |
2. 定价模型的参数定义 | 第35-36页 |
3. 定价模型的推导 | 第36-39页 |
四、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盈利实现研究 | 第39-44页 |
(一)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利益协同治理 | 第39-40页 |
(二)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沉淀资金协同治理 | 第40-42页 |
(三)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信誉协同治理 | 第42-44页 |
五、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