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分子体系的激发态研究:势能面交叉和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质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6-35页 |
·C(~1D)H_2和FN_3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C(~1D)H_2反应体系 | 第16-22页 |
·FN_3反应体系 | 第22-23页 |
·有机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有机荧光材料的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论文内容简介 | 第31-32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2页 |
·难点和创新点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2章 理论原理概述 | 第35-69页 |
·势能面和势能面交叉 | 第35-39页 |
·势能面 | 第35-36页 |
·势能面交叉 | 第36-39页 |
·SCF、MCSCF和MRCI方法 | 第39-44页 |
·SCF方法 | 第39-41页 |
·CI、MCSCF、CASSCF和MRCI方法 | 第41-44页 |
·CIS方法 | 第44-47页 |
·DFT理论 | 第47-53页 |
·Thomas-Fermi模型 | 第47-49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49-51页 |
·Kohn-Sham方程 | 第51-52页 |
·Kohn-Sham方程的求解 | 第52页 |
·交换能和相关能 | 第52-53页 |
·TDDFT方法 | 第53-65页 |
·TDDFT基本理论 | 第53-61页 |
·线性响应的TDDFT方程 | 第61-65页 |
·SCRF方法 | 第65-67页 |
·SCRF方法原理 | 第65-66页 |
·PCM模型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3章 势能面交叉的研究 | 第69-88页 |
·C(~1D)H_2体系的势能面交叉 | 第69-84页 |
·前人对交叉点的研究 | 第69-70页 |
·电子结构从头算 | 第70-71页 |
·势能面驻点的性质 | 第71-73页 |
·势能面交叉 | 第73-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FN_3体系势能面交叉 | 第84-86页 |
·电子结构从头算 | 第84页 |
·交叉点的构型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4章 对A31的理论研究 | 第88-104页 |
·对A31基态的理论研究 | 第88-96页 |
·实验和计算方法 | 第88-89页 |
·构型和电子分布 | 第89-92页 |
·分子特征振动 | 第92-94页 |
·正离子和负离子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页 |
·对A31第一激发态的理论研究 | 第96-102页 |
·实验和计算方法 | 第97页 |
·构型和电子分布 | 第97-99页 |
·吸收能和发射能 | 第99-100页 |
·溶剂中的吸收光谱 | 第100-102页 |
·小结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5章 对A11和A21的理论研究 | 第104-110页 |
·计算方法 | 第10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04-109页 |
·构型和电子分布 | 第104-106页 |
·正离子和负离子 | 第106-108页 |
·吸收能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发表论文 | 第114-13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