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阵级ADBF及方向图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第2章 子阵级差波束ADBF信号模型 | 第13-20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子阵级ADBF基础 | 第13-14页 |
| ·子阵级一维信号模型 | 第14-17页 |
| ·子阵级二维信号模型 | 第17-19页 |
| ·自适应性能指标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子阵级差波束ADBF及方向图控制方法 | 第20-33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常规子阵级差波束ADBF方法 | 第20-21页 |
| ·方向图控制方法 | 第21-25页 |
| ·归一化方法 | 第21-22页 |
| ·最优失配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 ·结合方法 | 第23-25页 |
| ·子阵级双差波束ADBF方法 | 第25-2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6-32页 |
| ·一维线阵 | 第26-30页 |
| ·二维面阵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用于测角的子阵级ADBF算法 | 第33-50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子阵级约束ADBF | 第34-37页 |
| ·约束自适应加权 | 第34-3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 ·子阵级主瓣干扰消除 | 第37-41页 |
| ·主瓣干扰消除原理 | 第37-39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 ·SLC与MLC结合 | 第41-49页 |
| ·旁瓣干扰消除 | 第42-43页 |
| ·主瓣保形技术 | 第43-44页 |
| ·结合方法 | 第44-45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存在阵列误差时子阵级MUSIC测向性能 | 第50-55页 |
| ·引言 | 第50-51页 |
| ·存在阵列误差时子阵级MUSIC | 第51-52页 |
| ·直接简化阵列流形 | 第52-53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