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1页 |
| 一、研究背景和重要性 | 第8-9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 三、研究假设 | 第9-10页 |
| 四、操作性定义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第11-33页 |
| 一、文献回顾 | 第11-31页 |
| (一) 儿童哮喘 | 第11-18页 |
| 1.儿童哮喘的定义 | 第11页 |
| 2.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 3.病因利发病因素 | 第12-17页 |
| 4.临床表现及病情分度 | 第17页 |
| 5.治疗和预后 | 第17-18页 |
| (二) 哮喘儿童的生存质量 | 第18-27页 |
| 1.生存质量概述 | 第18-22页 |
| 2.哮喘对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 3.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测量 | 第24-27页 |
| (三) 家居环境干预研究现状 | 第27-31页 |
| 1.家居环境干预内容 | 第27-28页 |
| 2.家居环境干预的干预方式 | 第28-29页 |
| 3.家居环境干预效果评价 | 第29-31页 |
| 二、概念框架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3-39页 |
| 一、研究类型 | 第33页 |
| 二、研究总体与样本 | 第33-34页 |
| (一) 入选标准 | 第33页 |
| (二) 排除标准 | 第33-34页 |
| (三)退出标准 | 第34页 |
| 三、样本量的计算 | 第34页 |
| 四、抽样方法利分组原则 | 第34页 |
| 五、干预内容及方法 | 第34-35页 |
| 六、测量指标及工具 | 第35-37页 |
| (一) 基本资料 | 第35页 |
| (二) 皮肤变应原的类型 | 第35-36页 |
| (三) 哮喘儿童家居环境状况 | 第36页 |
| (四) 月哮喘发作天数、就诊天数和缺课天数 | 第36页 |
| (五) 哮喘儿童生存质量 | 第36-37页 |
| 七、资料收集步骤 | 第37页 |
| 八、质量控制 | 第37-38页 |
| 九、资料分析 | 第38页 |
| 十、伦理道德问题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结果 | 第39-55页 |
| 一、研究对象基础资料 | 第39-41页 |
| 二、研究对象皮肤变应原类型 | 第41-42页 |
| 三、哮喘儿童家居环境干预效果 | 第42-55页 |
| (一) 哮喘儿童家居环境状况 | 第42-49页 |
| (二) 哮喘儿童月就诊天数、发作天数和缺课天数 | 第49-51页 |
| (三) 哮喘儿童的生存质量 | 第51-55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65页 |
| 一、哮喘儿童的一般资料分析 | 第55-56页 |
| 二、哮喘儿童皮肤变应原类型分析 | 第56-57页 |
| 三、家居环境指导与干预对哮喘儿童家居环境的影响 | 第57-62页 |
| (一) 干预前哮喘儿童家庭家居环境控制水平 | 第57-59页 |
| (二) 家居环境干预对家居环境控制的影响 | 第59-61页 |
| (三) 家居环境指导对家居环境控制的影响 | 第61页 |
| (四) 两种干预措施对家居环境控制不同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四、家居环境指导与干预对哮喘儿童就诊天数、发作天数和缺课天数的影响 | 第62页 |
| 五、家居环境干预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62-65页 |
| (一) 干预前哮喘儿童生存质量 | 第63-64页 |
| (二) 家居环境干预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64页 |
| (三) 家居环境指导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 | 第64页 |
| (四) 两种干预措施对哮喘儿童生存质量影响的比较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一、结论 | 第65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65-66页 |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66页 |
| 四、将来研究的建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附表 | 第75-116页 |
| 附表一 知情同意书 | 第75-76页 |
| 附表二 一般资料问卷(由患儿家长填写) | 第76-77页 |
| 附表三 哮喘儿童家居环境问卷 | 第77-78页 |
| 附表四 哮喘儿童哮喘发作、就诊及缺课调查表 | 第78-79页 |
| 附表五 儿科哮喘生存质量调查问卷 | 第79-83页 |
| 附表六 实验组家庭访视家庭变应原详表 | 第83-85页 |
| 附表七 实验组家庭访视干预方案 | 第85-88页 |
| 附表八 哮喘儿童家庭访视步骤 | 第88-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