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非弹性位移估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非弹性位移估计的主要方法 | 第11-16页 |
·能力谱方法 | 第11页 |
·替代结构/等效线性化方法 | 第11-12页 |
·位移系数/位移比谱方法 | 第12-14页 |
·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14-16页 |
·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位移比谱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页 |
·结构体系、地震动记录及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选择的结构体系 | 第20-21页 |
·所选地震动记录 | 第21-22页 |
·分析方法 | 第22页 |
·不同场地非弹性位移比谱 | 第22-28页 |
·场地对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22-24页 |
·场地对估计效果的影响 | 第24-26页 |
·针对不同场地位移比谱的估计模型 | 第26-28页 |
·全部记录的平均非弹性位移比谱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恢复力模型对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刚度退化对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32-35页 |
·滞回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刚度退化对位移比谱影响 | 第33-35页 |
·屈服后刚度对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35-40页 |
·滞回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屈服后刚度对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考虑P-Δ效应的非弹性位移比谱 | 第41-54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P-Δ效应对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42-48页 |
·P-Δ效应对单自由度体系的影响 | 第42-43页 |
·考虑P-Δ效应的非弹性位移比谱修正公式 | 第43-48页 |
·地震动持续时间对P-Δ效应影响下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48-53页 |
·地震动持续时间的定义 | 第48-50页 |
·地震动持时的影响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54-67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55-63页 |
·近断层效应简介 | 第55-56页 |
·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 | 第56-57页 |
·本文用到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 | 第57-61页 |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 第61-63页 |
·影响近断层位移比谱的地震动参数分析 | 第63-66页 |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 | 第63-64页 |
·不同参数的影响情况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考虑实际框架结构对位移比谱的修正 | 第67-8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结构模型、地震动选择及分析方法 | 第67-71页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 | 第67-69页 |
·输入地震动的选择 | 第69-71页 |
·分析方法 | 第71页 |
·结构延性的确定 | 第71-78页 |
·实际结构的延性的特点 | 第71-72页 |
·屈服位移的确定方法 | 第72-73页 |
·层能力曲线 | 第73-77页 |
·层屈服位移的确定 | 第77-78页 |
·考虑实际框架结构的位移比谱修正系数 | 第78-81页 |
·框架结构的非弹性位移比谱 | 第78-80页 |
·考虑框架结构对单自由度体系位移比谱的修正系数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