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1.1 半胱胺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效果 | 第10-11页 |
1.1.1 半胱胺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1.1.2 CS的应用效果 | 第10-11页 |
1.2 大豆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应用效果 | 第11-13页 |
1.2.1 大豆黄酮的生物学作用 | 第11-12页 |
1.2.2 大豆黄酮的应用效果 | 第12-13页 |
1.3 鸡体内甘油三脂的代谢 | 第13-14页 |
1.3.1 合成 | 第13页 |
1.3.2 转运与吸收 | 第13-14页 |
1.3.3 分解代谢 | 第14页 |
1.4 影响鸡体脂蓄积的因素 | 第14-15页 |
1.4.1 遗传因素 | 第14页 |
1.4.2 环境因素 | 第14页 |
1.4.3 内分泌因素 | 第14页 |
1.4.4 营养因素 | 第14-15页 |
1.5 鸡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 | 第15-16页 |
1.5.1 肝脏脂质合成的调控机理 | 第15页 |
1.5.2 脂质转运的调控机理 | 第15页 |
1.5.3 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吸收或清除的调控机理 | 第15-16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2.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第17页 |
2.1.2 试验日粮 | 第17-18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2 CS与Da的试验处理 | 第18页 |
2.3 指标的测定 | 第18-23页 |
2.3.1 采样 | 第18页 |
2.3.2 体脂及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18-19页 |
2.3.3 与肉鸡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血液激素的测定 | 第19页 |
2.3.4 与肉鸡脂肪代谢相关的酶的测定 | 第19-22页 |
2.3.5 脂肪代谢相关产物的测定 | 第22-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试验结果 | 第24-39页 |
3.1 CS、Da对肉鸡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 CS、Da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 第26-29页 |
3.3 CS、Da对肉鸡血浆Insulin和Glucagon含量的影响 | 第29-32页 |
3.4 CS、Da对肉鸡血清中LPS、LPL和肝脏中MDH活性的影响 | 第32-36页 |
3.5 CS、Da对肉鸡血中VLDL和TG水平的影响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4页 |
4.1 CS、Da对肉鸡体内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39页 |
4.2 CS、Da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9页 |
4.3 CS、Da对肉鸡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 | 第39-42页 |
4.3.1 CS、Da通过INS、Glu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 第40页 |
4.3.2 CS、Da通过LPS和LPL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 第40-41页 |
4.3.3 CS、Da通过MD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 第41页 |
4.3.4 血清中VLDL、TG水平对肉鸡体脂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5 CS、Da对肉鸡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趋势及调控机理 | 第42页 |
4.4 CS、Da影响肉鸡体内脂肪含量的可能原因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