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

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

绪论第1-26页
 一、 研究的背景与对象、范围第18-20页
 二、 研究的准备、方法与论文的基本结构第20-23页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新意第23-26页
第一章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的地位第26-37页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政治上层建筑第26-29页
  一、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6-28页
  二、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第28-29页
  三、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上层建筑中其它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第29页
 第二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29-34页
  一、 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第30-31页
  二、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约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31-34页
 第三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与中国政党制度第34-37页
  一、 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产物第34-36页
  二、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第36-37页
第二章  建国以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创新过程分析第37-63页
 第一节 建国以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弊端第37-46页
  一、 发展过程第37-43页
  二、 主要弊端第43-46页
 第二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创新过程分析第46-63页
  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创新的孕育、产生及其条件第46-55页
  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创新过程及其特点第55-61页
  三、 现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主要缺陷第61-63页
第三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理论分析第63-90页
 第一节  确立和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客观必然性分析第63-73页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63-66页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第66-68页
  三、 领导人才选拔任用规律的内在要求第68-71页
  四、 社会主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71-73页
 第二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第73-79页
  一、 党管干部原则第74-76页
  二、 德才兼备原则第76-78页
  三、 法制原则第78-79页
 第三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运行原理第79-90页
  一、 公开公正原理第79-83页
  二、 竞争择优原理第83-87页
  三、 人职匹配原理第87-90页
第四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结构体系构建及其功能分析第90-103页
 第一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结构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第90-98页
  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结构体系构建第90-96页
  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结构体系的运行机制第96-98页
 第二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结构体系的主要功能第98-103页
  一、 政治功能第98-100页
  二、 经济功能第100-101页
  三、 文化功能第101-103页
第五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技术条件及其创新途径分析第103-110页
 第一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技术条件分析第103-107页
  一、 技术与政治制度的辩证关系第103-105页
  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现存的技术条件第105-107页
 第二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发展的技术需求及其创新途径第107-110页
  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发展的技术需求第107-108页
  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技术创新途径分析第108-110页
第六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与其它相关制度比较评价第110-129页
 第一节 公选制与我国现行各种选拔任用制度比较评价第110-117页
  一、 公选制与委任制第110-112页
  二、 公选制与选任制第112-113页
  三、 公选制与考任制第113-114页
  四、 公选制与竞争上岗制第114-115页
  五、 公选制与聘任制第115-116页
  六、 公选制与公示制第116-117页
 第二节 公选制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之比较评价第117-124页
  一、 性质的比较第118-120页
  二、 内容的比较第120-121页
  三、 形式的比较第121-122页
  四、 功能的比较第122-124页
 第三节  公选制与西方现代文官选拔任用制度比较评价第124-129页
  一、 管理体制的比较第124-125页
  二、 原则与性质的比较第125-126页
  三、 标准与内容的比较第126-127页
  四、 程序与方法的比较第127-129页
第七章  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选择第129-141页
 第一节 制约因素分析第129-134页
  一、 观念心理因素第129-131页
  二、 利益因素第131-133页
  三、 制度配套因素第133-134页
 第二节  对策选择第134-141页
  一、 全面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由多轨制向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为主体制度的转轨进程第134-136页
  二、 加快制度配套,努力促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法制化第136-138页
  三、 完善管理体制,为全面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提供组织保障第138-141页
部分参考文献第141-151页
后记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营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下一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