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25页 |
一、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及现况简述 | 第7页 |
二、 抗肿瘤药物筛选思想及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7-16页 |
三、 海洋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四、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7页 |
一、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示意 | 第25-26页 |
二、 材料 | 第26-30页 |
三、 方法 | 第30-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66页 |
一、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及抗肿瘤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37-39页 |
二、 菌株N350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分类鉴定 | 第39-43页 |
三、 菌株N350发酵产物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 第43-6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66-76页 |
一、 海洋放线菌的分布丰度 | 第66-67页 |
二、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的筛选 | 第67-68页 |
三、 菌株N350的生物学活性及其海洋性特征 | 第68-70页 |
四、 菌株N350的发酵、发酵产物的萃取以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 | 第70-72页 |
五、 关于抗肿瘤活性物质分离中进行活性跟踪检测的几点体会与认识 | 第72页 |
六、 分纯的脂溶性化合物S1、S2、S4、S5 | 第72-74页 |
七、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111页 |
一、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89页 |
二、 化合物S1、S2、AS2、S4及S5的核磁共振及质谱图谱 | 第8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