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文献综述 | 第6-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7页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论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理论背景和渊源 | 第10-17页 |
一、理论背景 | 第10-11页 |
二、理论渊源 | 第11-17页 |
(一) 康德的二元论 | 第12-13页 |
(二) 新康德主义价值论 | 第13-14页 |
(三) 实证主义法学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7-29页 |
一、相对主义法哲学体系 | 第17-24页 |
(一) 相对主义的法律观 | 第17-19页 |
(二) 法律理念的三个要素 | 第19-22页 |
(三) 法律理念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22-24页 |
二、自然法转向 | 第24-29页 |
第三章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理论的评价 | 第29-38页 |
一、相对主义的理论路径 | 第29-30页 |
二、法律人的自省和牺牲 | 第30-32页 |
三、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理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 第32-38页 |
(一) 相对主义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国法哲学理论的学科发展 | 第32-34页 |
(二) 相对主义法哲学理论对社会民主改良的启示 | 第34-36页 |
(三) 拉德布鲁赫的法哲学理论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