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第一章 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2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一) 校本课程 | 第12-13页 |
(二)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比较 | 第13-14页 |
(三)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区别 | 第14-15页 |
(四) 校本课程开发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沿革及现状 | 第16-21页 |
(一) 国外校本课程发展沿革 | 第16-17页 |
(二)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 第17-18页 |
(三)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高中"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开发 | 第21-37页 |
一、"高中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 | 第21-27页 |
(一) 社会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二)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三) 学生需求分析 | 第23-27页 |
二、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校本课程总体规划 | 第27-29页 |
(一) 指导思想 | 第27-28页 |
(二) 总体目标 | 第28页 |
(三) 保障措施 | 第28-29页 |
(四) 课程分类 | 第29页 |
三、高中"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 第29-37页 |
(一) 课程定位 | 第29-30页 |
(二) 课程目标确立 | 第30-32页 |
(三) "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第32-33页 |
(四) 编制课程大纲 | 第33-34页 |
(五) 课程申报与立项 | 第34页 |
(六) 课程教材的建设 | 第34-36页 |
(七) 校本课程讲义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高中"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 第37-45页 |
一、课程实施 | 第37-40页 |
(一)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 第37页 |
(二)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流程 | 第37-38页 |
(三)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 第38页 |
(四) "微生物与食品发酵"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38-40页 |
二、课程评价 | 第40-45页 |
(一) 学生学习评价 | 第40-43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 第43页 |
(三) 课程本身的评价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5-47页 |
一、结论 | 第45页 |
二、思考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