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及参数辨识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异步电机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第12-13页 |
|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 第13页 |
|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技术的发展 | 第13-18页 |
|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的意义 | 第13-15页 |
|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总结 | 第16-18页 |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2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及参数重要性分析 | 第19-29页 |
| ·异步电机数学等效模型分析 | 第19-23页 |
| ·等效模型 | 第19-20页 |
| ·电机学实验参数测定 | 第20-23页 |
|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对电机参数的要求 | 第23-28页 |
| ·异步电机控制理论对参数精确性的要求 | 第23-25页 |
| ·异步电机参数变化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 | 第25-28页 |
|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 3 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 | 第29-51页 |
| ·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研究 | 第29-30页 |
| ·定子电阻离线辨识 | 第30-33页 |
| ·硬件实现方式 | 第30-32页 |
| ·测定电阻算法实现 | 第32-33页 |
| ·转子电阻、电感离线辨识 | 第33-42页 |
| ·单相SPWM短路实验 | 第33-35页 |
| ·傅立叶变换(FFT)算法 | 第35-36页 |
| ·相关函数法 | 第36-38页 |
| ·输出电压重构 | 第38-39页 |
| ·卡尔曼滤波 | 第39-42页 |
| ·励磁电感离线辨识 | 第42-46页 |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空载实验 | 第42-45页 |
| ·基于瞬时功率的励磁电感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 ·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补偿研究 | 第46-50页 |
| ·导通压降补偿方法 | 第46-48页 |
| ·开关延时补偿方法 | 第48页 |
| ·死区时间补偿方法 | 第48-50页 |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 4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实验系统硬件实现 | 第51-67页 |
| ·实验系统总体结构图 | 第51-54页 |
| ·主电路部分 | 第54-57页 |
| ·主电路结构 | 第54-55页 |
| ·IGBT驱动保护电路 | 第55-57页 |
| ·逻辑保护电路 | 第57页 |
| ·控制电路部分 | 第57-62页 |
| ·控制电路结构 | 第57-58页 |
| ·电源单元 | 第58页 |
| ·2407最小系统 | 第58-60页 |
| ·模拟信号采集处理单元 | 第60-62页 |
| ·双DSP控制电路系统 | 第62-66页 |
| ·控制电路系统结构 | 第62-64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 ·软件控制原理 | 第65-66页 |
|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 5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实验系统软件实现 | 第67-73页 |
| ·实验系统软件 | 第67-69页 |
| ·实验系统软件介绍 | 第67页 |
| ·数字定标原理 | 第67-69页 |
| ·软件流程及实现 | 第69-72页 |
| ·主程序流程 | 第69页 |
| ·三部分实验子程序流程 | 第69页 |
| ·SPWM和SVPWM中断程序流程 | 第69-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6 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自整定仿真及实验结果 | 第73-79页 |
| ·参数离线自整定仿真及实验波形分析 | 第73-77页 |
| ·测量定子电阻实验仿真和实验波形及分析 | 第73-75页 |
| ·单相SPWM短路实验仿真和实验波形及分析 | 第75-77页 |
| ·常规电机学实验结果 | 第77页 |
| ·参数离线自整定结果 | 第77-79页 |
| 7 异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研究 | 第79-83页 |
| ·参数在线辨识提出 | 第79页 |
| ·异步电机定转子电阻的在线辨识 | 第79-82页 |
| ·本章小节 | 第82-83页 |
| 8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作者简历 | 第88-9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