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自然保护区旅游与保护 | 第13页 |
·旅游解说系统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 第13页 |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外旅游解说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旅游解说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路线设计 | 第22-23页 |
2 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相关概念阐释 | 第23-24页 |
·自然保护区 | 第23页 |
·旅游解说 | 第23页 |
·旅游解说系统 | 第23页 |
·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的独特内涵 | 第23-24页 |
3 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旅游心理学理论 | 第24-25页 |
·旅游解说系统与旅游消费态度 | 第24页 |
·旅游解说系统与旅游知觉 | 第24-25页 |
·旅游者决策行为理论 | 第25-26页 |
·传播学理论 | 第26-28页 |
·经典传播模式 | 第26-27页 |
·信息流向模式 | 第27-28页 |
·游客体验理论 | 第28-29页 |
·自然保护区学理论 | 第29-31页 |
4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研究区域概述 | 第31-33页 |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地形地貌 | 第31页 |
·资源特征 | 第31-32页 |
·气候气象 | 第32页 |
·历史文化 | 第32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2页 |
·旅游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旅游解说发展历程 | 第33页 |
·旅游解说系统现状 | 第33-34页 |
·旅游解说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自导式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向导式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5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中游客特征分析 | 第36-53页 |
·游客基本情况 | 第36页 |
·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 第36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6页 |
·变量相关分析 | 第36页 |
·游客特征分析与讨论 | 第36-53页 |
·游客特征分析 | 第36-45页 |
·游客特征与旅游解说需求相关性分析 | 第45-53页 |
6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RPMA 结构模式构建 | 第53-72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资源评价 | 第53-55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特性 | 第53-54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 | 第54-55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供给划分 | 第55-58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级旅游解说供给者 | 第55-57页 |
·所在地政府——二级旅游解说供给者 | 第57-58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媒介设计 | 第58-66页 |
·旅游解说媒介的类型设计 | 第58-65页 |
·旅游解说媒介的设计原则 | 第65-66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受众分析 | 第66-70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受众特性分析 | 第66-67页 |
·潜在旅游者购买决策过程 | 第67-69页 |
·旅游者实地感知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页 |
·旅游解说受众对解说媒介的选择 | 第69-70页 |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构成机理总结 | 第70-72页 |
7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主要内容设计 | 第72-76页 |
·自导式旅游解说的主要内容 | 第72-74页 |
·生物多样性解说 | 第72-73页 |
·生态环保功能解说 | 第73页 |
·地质地貌景观解说 | 第73-74页 |
·其它特殊景观解说 | 第74页 |
·向导式旅游解说的主要内容 | 第74-76页 |
8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注意事项及评价 | 第76-78页 |
·构建注意事项 | 第76页 |
·评价 | 第76-78页 |
9 研究总结、局限与展望 | 第78-80页 |
·总结 | 第78页 |
·局限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 | 第85-95页 |
个人简介 | 第95-96页 |
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个人成果目录清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