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北开发区葡—油组曲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与剩余油分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具体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3-15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页 |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3-15页 |
第二章 PI-2 油组高精度层序分析 | 第15-30页 |
·盆地充填序列和层序划分 | 第15页 |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15-30页 |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和划分方案 | 第15-22页 |
·葡一油层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22-29页 |
·层序结构和砂体充填形成模式 | 第29-30页 |
第三章 PI-2 沉积微相的识别及平面展布特征 | 第30-39页 |
·高弯曲度分流河道沉积组合和砂体类型 | 第30-37页 |
·主河道砂体 | 第30-31页 |
·废弃河道砂体 | 第31-35页 |
·河道间沉积砂体类型 | 第35-37页 |
·四级层序内沉积微相组合和砂体平面分布 | 第37-39页 |
第四章PI-2 曲流河砂体成因单元界面特征分析 | 第39-55页 |
·曲流河道复合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理论基础 | 第39-42页 |
·曲流河厚油层内单一成因砂体识别 | 第42-55页 |
·废弃河道的成因、类型和识别意义 | 第42-44页 |
·单一成因砂体的识别 | 第44-45页 |
·曲流河点坝侧积体成因、对比和定量表征 | 第45-55页 |
第五章 PI-2 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55-61页 |
·曲流河点坝侧积体内单砂体内渗透率的空间变化 | 第55-56页 |
·单一成因砂体间夹层密度和分布 | 第56-57页 |
·曲流河点坝剩余油分布模式 | 第57-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