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寿山石矿床的矿物学研究和成因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13-15页 |
| 2 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 | 第15-25页 |
| ·成矿地质特征 | 第15-19页 |
| ·地层 | 第17页 |
| ·火山机构与矿田构造 | 第17-19页 |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9-20页 |
| ·寿山地区 | 第19-20页 |
| ·峨嵋地区 | 第20页 |
| ·主要矿床特征 | 第20-24页 |
| ·旗降矿床 | 第21-22页 |
| ·高山矿床 | 第22-23页 |
| ·月尾矿床 | 第23页 |
| ·峨嵋矿床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3 矿物学研究 | 第25-51页 |
| ·主要矿石类型及特征 | 第25-33页 |
| ·高岭石型-旗降矿床 | 第26-28页 |
| ·迪开石型-高山矿床 | 第28-29页 |
| ·叶蜡石型-峨嵋矿床 | 第29-31页 |
| ·伊利石型-月尾矿床 | 第31-32页 |
| ·混合型 | 第32-33页 |
| ·X 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第33-41页 |
| ·X 射线粉晶衍射矿物物相分析 | 第33-40页 |
| ·高岭石族矿物的结晶度计算 | 第40-41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4页 |
| ·差热分析 | 第44-47页 |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7-49页 |
| ·高岭石型-旗降矿床 | 第47页 |
| ·迪开石型-高山矿床 | 第47-48页 |
| ·叶蜡石型-峨嵋矿床 | 第48页 |
| ·伊利石型-月尾矿床 | 第48-49页 |
|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4 矿床成因分析 | 第51-64页 |
| ·矿床成因类型 | 第51-53页 |
| ·成矿条件 | 第53页 |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3-54页 |
| ·成矿温度和成矿环境 | 第54-59页 |
|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55-56页 |
| ·粘土矿物-水的氢氧同位素分馏 | 第56-59页 |
| ·成矿温度计算 | 第59页 |
| ·成矿热液性质 | 第59-60页 |
| ·成矿机理探讨 | 第60-63页 |
| ·火山热液成矿作用 | 第60-61页 |
| ·物理、化学风化成矿作用 | 第61页 |
| ·成矿模式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建议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